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彩票app官网-彩票app开户-彩票app注册

青色──象征着希望的东方之色

作者:宋宝蓝
font print 人气: 4432
【字号】    
   标签: tags: ,

在漫长的时光中,青色作为东方之色,是中华五正色中尊贵的颜色之一。它承载着美好的寓意,一直延续数千年。

青色,生命的颜色。汉字“青”的小篆上部为生、下部为丹。《说文解字》曰:“青,东方色也。”五行中,青色属木,对应东方主青色,而西方为金主白色,南方为火主赤色,北方为水主黑色,中央为土主黄色,这是五正色和五行及方位的对应关系。

“青”字的小篆。(公有领域)

刘熙《释名》说:“青,生也,象物之生时色也。”生字的甲骨文是草破土而出的象形字,所以青字反映了草木生长的形貌,对应欣欣向荣的春天。

“生”字的甲骨文。(公有领域)

很多和青有关的词汇,多含有美好、正面、充满生机的气息。比如,刚直有节,遒劲的青竹、青松;古时美丽的少女称为青娥;正气凛然、廉洁奉公的官员称为青天;古代结婚礼堂称为青庐;蕴涵历史风云的书籍称为青史;在广袤的星空中,位于东方的是青龙星宿;古时风水术士若看到“祖坟冒青烟”,就知这户人家祖上不仅有人得道成仙,还可以福佑后世子孙;那些道德高隆、秉性高洁的人称为青云之士;仕途平顺,称为平步青云或青云直上……

除此之外,在一些典故中,也可寻着青色的身影,或形容佛陀的眼睛,或表达帝王求贤若渴的良苦用心,或勉励后辈勤学不怠……青色都能适时适宜传递隽永的风采。

满月为面 青莲在眸

晴朗的天空称为青天,明净、高洁而悠远。佛门中认为青色颇为尊贵,僧人常以“青莲”形容佛陀的眼睛。梁简文帝《佛像铭》曰:“满月为面,青莲在眸。”以青莲比喻神佛菩萨的眼睛。也有经书云:“纵观如来,青莲花眼。”

青莲,虽然生长于淤泥之中,却能不受污染。礼拜佛像时,人们注视佛陀的眼睛,会感受到里面蕴含着宁静、慈悲和洪大的宽容。真如青莲在眸,明净中透着无限的威严,令世人肃然起敬。

后来,青莲也成为僧人和寺院的代称。唐代陈子昂作诗《酬晖上人夏日林泉》云:“闻道白云居,窈窕青莲宇。”这里以青莲代指佛寺。唐朝杨巨源《夏日苦热,同长孙主簿过仁寿寺纳凉》诗云:“因投竹林寺,一问青莲客。”此处以青莲比喻僧人。

仕女图 (高清晰图)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图为仕女图。(大纪元)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曰:“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毛传解释“青衿,青领也”,此处为学子之服。这首诗描写思念之情,虽寥寥数语,令人体会到悠远深长的情义:“回想你那青青的衣襟,深深萦绕在我的心里。纵使我不能去找你,难道你不能主动留下音讯吗?”

这句诗原本表达深切的思念,后来魏武大帝曹操吟咏《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诗句气度升华,千古传唱,表达曹操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良苦用心。

青出于蓝 而胜于蓝

青字金文、小篆都是从丹,以丹作为青字义符。丹,是赤色的矿石,青也是矿石。周朝时有掌管开采金、玉、丹、青等矿产的官员。当时使用的青色,出自矿石。

古人还有另一种认知,青色是从蓼蓝草里提炼出来的。青色是介于绿色和蓝色之间的一种颜色。

荀子在《劝学》中曾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靛青从蓝草中提取,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由水凝结而成,却比水还要寒冷。荀子以青与蓝、冰与水为喻勉励后人,若能持之以恒研究学问,也可以取得比前人更大的成就。因而有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说法。

青色,作为东方正色之一,将万千美好浓缩在词汇、典故中,带着先人的祝福和初衷,供后世子孙长久使用。代表尊贵、生机的青色,清丽深远中,又流露着闲云野鹤般的洒脱,是否也很契合中华道统自久远之前就传下的神采呢?@*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上古神话传说中,有一个神明的国度,名叫“燧明国”。这个国度没有春夏秋冬,没有太阳、月亮,也就没有昼夜之分。但是这个国家依然充满光明。
  •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今年5月5日21时25分,太阳到达黄经45度为立夏,预示着季节的交替,告别春天,迎来夏季。
  • 有些人修行,不能勤恳持久,心中求道的愿望还未感通神明,自己的心就已经倦怠了,这是人自己在放弃道,不是道放弃人啊。修道之人精诚一到,将会产生很多美妙的事物。
  • 一个“志于仁”的人,不可能有意去做坏事。当然,他在修养仁德的过程中,也可能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犯过错误,做过错事,但他心里是明白的,是愿意改正的,最终会做一个好人的。宋儒说,“苟志于仁,未必无过举也,然而为恶则无矣。”
  • 苏东坡(清玉 绘图/大纪元)
    从宋朝到明清,清明和寒食常常合为一谈,代代欢歌与悲语的记忆在此时空延展,生死交织的特殊时空在此时交叙。苏东坡(苏轼)有言:“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虚掷,四时之变,无如此节者”。东坡的跌宕人生烙在寒食、清明节中的有哪些令他难忘的生命脚印呢?让我们从他的诗集中寻去。
  • 清明节和寒食节这两个节日在古代经常被放在一起讨论,也一起过,那它们的共通点和区别都有哪些呢?还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两个节日的起源是什么,除了扫墓之外还有什么别的习俗,那今天咱们就把这些问题一次都弄明白。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代高鼎《村居》)微风和纸鸢是春日里的绝配,它有唤起人们儿时记忆的特殊能力。可您知道吗,风筝其实已经有二千四百年的历史了,它一开始可不是供人消遣的玩具。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风筝的历史。
  • 年少时看过一副对联,一下就记住了。对联说:“不生事、不怕事,自然无事;能爱人,能恶人,方是正人。”而这下联就出自于《论语》本章。不过,“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九个字,仔细琢磨,内涵极深,令人感慨。
  • 一只巨型鸽子雕塑去年10月起现身纽约曼哈顿的高线公园(High Line),约16英尺(4.9米)高。创作这件艺术品的艺术家Iván Argote认为鸽子是纽约的标志动物之一。另一角度看,鸽子其实是多年前从欧洲移居到美国的“移民”,也从另一角度讲述了纽约的移民历史。无处不在的鸽子,见证着这座城市的过去与现在。
  • 事实上,孔子往往是仁知兼言。仁者有知,而知者亦向仁。孔门教人“三达德”,要“智、仁、勇”并修。故而,此处应将仁知贯穿、融合理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