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金 禾 城 - 体育
花间集锦 文化漫步

【文史】仲夏木槿 朝生暮落无宿花

作者:允嘉徽
font print 人气: 851
【字号】    
   标签: tags: , , , ,

仲夏到了,木槿也开花了;从仲夏到仲冬,都可以见到灼灼木槿花,放蕊吐艳。

朝阳一照 木槿灼灼舒晖

中华文化中观察木槿的历史早就有,周代《礼记》的〈月令〉里就写:“仲夏之月木槿荣”。仲夏就是夏天的第二个月,依黄历就是五月,谷雨和夏至节气在其间。木槿的荣艳正好传递了仲夏的火热、衬托了夏日的光华。

木槿喜爱夏天,爱夏的朝阳,就像明人何景明的描摹:“英英园中槿,朱荣媚朝阳”。艳阳下的木槿,纤枝夭夭、花朵灼灼、紫蒂素茎,翠叶有单叶、千叶之别。

木槿花瓣五出,木槿属下的品种繁多,颜色有深红、粉红、蓝的、紫的、白的都有,朵朵明艳焕发。红花朱槿,更是夏天的代言人,中国岭南人称大红花,明末屈大均形容她是美人的衣裳:“受色朱天好,长含灼灼晖;移从君子国,袭作美人衣。”(《木槿 其一》)。

郭朴《玄中记》说:“君子之国,地方千里,多木槿之华。”传君子之国在今天的东瀛,古早时候,有许许多多木槿花。

随遇而安篱笆花

木槿如李树,髙五六尺多岐枝,不仅灼灼明艳,且赋有随遇而安的特性,非常容易生长,断枝横倒都能生。《抱朴子‧内篇‧极言》说木槿最容易活:“夫木槿杨柳,断殖之更生,倒之亦生,横之亦生,生之易者,莫过斯木也。”

小时候,常看到木槿篱笆上挂着大大的红花。孩童们很喜欢木槿花,可以玩、可以作美红妆的饰物、还可以拿来吃。古代就已经把木槿做成腌菜,也有作为蜜饯的着色品。

 朝生暮落 无宿花

群芳谱记载木槿古名,一名玉蒸、一名朝菌、一名日及,还有一名说得更明白,“朝开暮落”。花如其名,名如其花,说了木槿花艳丽又短暂的特质。

人们赞美木槿含晨曦而吐曜,烂若列星;可是,木槿见阳而荣、日中而衰、至夕而零,自身终看不到夜空的星星。今早晨光里你为木槿惊艳,明日再来,就无法与那木槿花重逢了。白乐天赋诗给木槿取了“无宿花”的别名,其情也真,其叹也切!

木槿看人生 促促生有涯

朝开暮落啊无宿花!木槿短暂的荣华。古人感悟良多!

今朝一朵光艳灼灼木槿花,夕阳西下时,就是一朵飘零的落花。木槿,流辉明艳是本色,红颜易殒是宿命。朝开暮落,如同朝菌朝生暮死。木槿开落在瞬息,引诗人吟叹,灼灼昭昭洞察生命。

李白咏木槿,婵娟窈窕芳艳盖园池,叹生命夭促、荣华瞬息即逝:
芬荣何夭促,零落在瞬息;岂若琼树枝,终岁长翕赩。–《咏槿》

白居易劝元九,促促生有涯:
薤叶有朝露,槿枝无宿花。君今亦如此,促促生有涯。–《劝酒寄元九》

木槿的一生何其短暂,无缘留宿到明朝。反映人生也有涯,又有谁人能留宿于此生呢?

木槿看世道 盛景转瞬空

也有些诗人拿木槿来比况世道冷暖、盛衰起落的无常;比况人生,自我警惕:

身游城市发将华,眼见人情似槿花。惟有梁间双燕子,不嫌贫巷主人家。
–宋‧朱继芳《和颜长官百咏(并引) 其十 城市》

莫恃朝荣好,君看暮落时。
–唐‧刘庭琦《咏木槿树题武进文明府厅》

五陵槿梢花,千驷草头露。富贵人始传,屡空今不数。
–宋‧杨万里《题赵昌父山居八咏 其二 晏斋》

看木槿朝开暮谢,好比人生富贵转头空呀!不要自负今日堂前梢头开红花

保命方 进一语

木槿,花开花落的一生,一日里看尽,比别的花儿更短暂。看过“缩时摄影”的情景吗?宛若人生缩时摄影的演练,让古人怵目惊心:好景无常!

俯仰宙宇,人总看不透他往古来今的悠久,如斯观之,人的一生,又何曾长于木槿的朝开暮落呢?

唐代施肩吾有诗《句》,吟道:“世人谁不爱年长,所欲皆非保命方,但看日及花,惟是朝可怜”。看木槿花便知,美丽惹人怜只有在今朝,荣盛光焰瞬息即逝,荣华美丽、富贵显要都不是“保命方”。说人生有定数,唯有行善积德者得延寿,例证在人间。

诗仙李白怜人间木槿“岂若琼树枝,终岁长翕赩”,寄喻修行。人生即便百年长,又真有几日好?琼树长仙乡保命,比木槿的短暂光艳强得多。

木槿,夏至花开。过了夏至,就是过了一年的中点,岁时又向西落!
文末,阮籍《咏怀》更进一语:“木槿荣丘墓,煌煌有光色,……生命几何时,慷慨各努力”!

@*#
(点阅【花间集锦 文化漫步】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方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澹荡韶光三月中,牡丹偏自占春风。”如果你要一览花王牡丹的大器,如果你想一亲花后牡丹的雍容,你一定要珍惜三月中气谷雨时节。牡丹花为何称“花王”?知道唐宋清三代赏牡丹的时尚……
  • “国色天香”形容牡丹花也形容美人,想知道典故来源吗?骊姬、唐代仕女簪花都和“国色”、“天香”典故有关。
  • 一生不追求富贵的苦吟诗人孟郊,进士登科时“春风得意”的跃然开怀,“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怡然自得,看似不寻常的反应,其根底是什么心情?和《游子吟》有何牵绊吗?
  • 杜甫诗《赠李白》诗中说,青精饭让人身体壮、脸色好“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中国古来青精饭用在立夏养生,利用白梗米和南烛木……《本草》中记载有这一神仙味……
  • “国色天香”的王冠给了牡丹花王,而给花后“芍药”的帽子,却有千百种。早在《诗经》诗史上,展开相异的评论。芍药有天授宰相的祥瑞征兆典故故事……白居易看芍药看到另外的空间……
  • 母亲节赏中国文化的母亲花--萱草,顾一顾萱草的典故和故事……忘忧草、萱草和北堂、萱堂都是和母亲相关的典故。萱草的相关诗句,游子吟……孟郊、王冕他们的孝亲孝行故事……
  • 端阳节期,浓艳的虞美人迎风招展,不几日勾颈遗恨,楚楚一生转首空。虞美人和霸王项羽留名史记,往事之多少?美人化作碧风去,霸王遗憾事。虞魂怆入苦情花,千年舞草逐梦,绕天涯!
  •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处在春分之后,此时节万物清洁明净,所以得“清明”之名也。战国时代屈原《楚辞》说:“阳气发兮清明”。公元前的京房《京氏易传》云:“三月清明节在戌”。由此可见中国古人早在二千年以前对“清明”这个节气就有了深入的认识。那么清明节什么时候变成扫墓节呢?
  • 天象奇观常常引起观星族的兴趣,也引得关心天象与世运吉凶者的关注,“七星连珠”就是其中一种!你可知“七星连珠”、“五星连珠”从遥远的时代以来,就是极受古代中国重视的天文现象,古来有句成语叫“珠联璧合”,就是指这个天文现象。“七星连珠”是什么意思呢?中国史上第一次七星连珠发生于何时?“七星连珠”是吉兆还是恶兆呢?
  • 俗话以“呆若木鸡”来形容人愚笨或受惊吓发愣的样子。其实古代“呆若木鸡”意指人怎样的心理精神状态呢?在历史上,有精彩的故事,呆若木鸡战胜强敌,我们来看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