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趣闻】神圣之林──上课时瞄一瞄教授后面的壁画吧!

1886年,画家夏凡内收到了一份重大的工作合同——装饰索邦大学(la Sorbonne)的半圆剧场大讲堂上方的壁画。这项工作虽然荣耀(索邦大学历史悠久,堪称法国第一学府),但挑战也不小,因为弧形壁面长度超过二十五公尺。这样长的水平画面上不容易想像出一个谐和的构图。
不过,夏凡内很快地开始起草,他采用《神圣之林》的神话主题,把学术殿堂转换为一个神秘安详的圣地,漫步其中的是代表各个学科的拟人化的人物形象;包括辩才,诗歌,哲学,历史,植物学,地质学,物理学和几何学。这些人物身着优雅的古装,有男有女,或站或卧,错落有致地罗列在带状的林间绿地上,伴随着端坐中央、象征索邦大学的女神。人物之间的呼应、互动,或紧凑或舒缓,就像旋律中的音符一般随着节奏铺陈开来,流畅谐和。
然而,看似众多的人物,夏凡内却完全只用一个女模特儿来完成所有的人物造型设计。也就是说,画家需要什么姿势、什么动作体态,他只需告诉模特儿,那位模特儿就改换动作以配合画家绘制草图或素描。 然后画家再把素描稿转印到画布上,加以美化或修改,使他们更符合题材及构图所需。例如,这些人物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因此有时画家必须将写生的模特儿抹去胸部或加上胡须,成为不同的性别的人物。
这位身负重任的年轻的女模特儿长期为画家摆姿势,看着画家工作。但是腼腆的她却一直不好意思告诉画家,其实她自己已经学画画好几年了。这位模特儿不是别人,正是后来成为前卫画家的苏珊.瓦拉东 (Suzanne Valadon)。她为夏凡内作模特儿时才15岁。学画初期她经常为其他画家做模特儿,同时观摩、学习画家们的作画技巧。除了夏凡内,雷诺瓦、罗特列克等人作品中都有她的倩影。画家窦加发现了她的天分,鼓励她走上画家的路。受当时潮流的影响,她的作品被归为后印象主义或象征主义。瓦拉东于1894年进入国家美术学会(Société nationale des Beaux-Arts),是第一位进入该会的女画家。

而索邦大学的学生何其幸运!在上大堂课时,如果觉得无趣或疲乏,大可抬起头细细品味这幅崇高而雅致的《神圣之林》。也是在作品完成一个世纪之后,索邦大学的学生们才知道这位壁画上的诸多人物,原型竟然是同一个瓦拉东——当然是没有胡须的啦!@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