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8年06月2日讯】嘉义民雄江厝店刘竹子脚曾有一风光古厝,建成于1928年的“雕梁画栋”,古厝璧画遗画经鉴定是已经去世的台湾前辈画家林玉山早年的画作。
1928年,嘉义民雄的富家地主刘水雁用十甲田地的代价,建成了约2000坪的三合大院,雕梁画栋不在话下,“鼎食之家”维持20多年金碧辉煌。1945年台湾光复后实施“耕者有其田”及“三七五减租”,地主富家不复早年风光。尤其1955年刘家主事者年老去世,家道就中落。
接着刘氏全家从民雄乡村搬到嘉义市区,古厝年久失修,听说在1960年代修缮费用就以千万新台币计算。雕梁画栋之家没人居住,有些比较值钱的古老家俱以及雕刻绘画都被偷了。古厝荒废久了,后来难逃夷为平地的命运,据说土地卖给了建筑公司。古厝文物不幸中之大幸,刘家族人将两大幅木板壁画拆除保留下来。
笔者近日间因缘际会,重逢失联多年挚友,刘家后代刘水雁五子--在美国执医的刘吉棠夫妇,得到一批其家人1994年拍摄的旧相片,就是嘉义民雄刘家“雕梁画栋”古厝的旧照,及其保存下来壁画的新照片。据刘家口语相传及林玉山之子(前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林柏亭鉴定图片后,证实此古厝璧画均为林玉山在1928戊辰年所绘制。
以下是有关画家林玉山及其创作“雕梁画栋”壁画的第一手资料报导。
林玉山(1907-2004年)1928年大事

画家林玉山在1928年,22岁时与黄惠女士成婚(婚照林柏亭提供),这一年出品两张画作“山羊”及“庭茂”(麻雀)参展日据时代台展第二回。台湾俗语说:“娶某后、生子前”人有妻财好运,难怪在这年他被民雄大地主刘水雁先生(1881-1955年)礼聘为古厝全院画师,为之绘制壁画。
留存至今的两大幅原本木板壁画
1928年时,刘水雁用十甲田地的代价,建成了约2000坪的三合大院,雕梁画栋的“鼎食之家”,维持了20多年金碧辉煌。

两大幅木板壁画,其一为《松下问童子图》(图左),有“玉山写诗意”落款及签名,年代干支为“戊辰”、即1928年也。其二《枫桥夜泊图》,图画看得清楚,但落款模糊,只依稀可见。
烟灭的石灰壁画

《鹤图》与《鹿图》像是“石灰壁画”,因此无法拆下保存。《鹤图》是1928年的 南画(特指中国传统文人画,或日本江户时代中期兴起的受到中国文人画风影响的绘画),跟1935年日本画《池边鹤》比较,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壁画虽然没有签名,但笔法及画风研判确定是林玉山绘制的。
1928年绘制的《鹿图》比较瘦小,而后来1950年绘在嘉义慈龙寺的湿壁画《鹿图》就显得丰腴,画法更为成熟生动。
留存的五小幅原本木板壁画

小块木板壁画内容为小动物花鸟菜蔬,玉山笔下的老鼠、鸽子、小鸟、兔子、猫,栩栩如生。
烟灭的木板壁画

麒麟及凤凰相片老旧而模糊不清,只依稀可见“木兰从军”及“北海牧羊”图画。
烟灭的雕梁画栋

古厝夷平时,年久失修的雕梁画栋都烟消烟灭于瓦砾之中,刘家后人的心情或许有如笔者的小诗稍能形容一二:
雕梁画栋中,昔日风光荣,年久失修痛,过眼云烟空。
兴衰天意从,百年瞬间匆,幸留老相片,思忆家旧容。
玉山仙遗画,回溯其时空,启承转合贯,赏析有助通。
民雄刘家简介

后记:本文要感恩美国刘医师吉棠夫妇提供古厝旧相片及保存下来壁画的新照片。 感谢画家林玉山哲嗣林柏亭先生的鉴定图片。
责任编辑:古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