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8年04月09日讯】(大纪元记者李怡欣台湾综合报导)百年“台湾关地界碑”在高雄哈玛星地区共出土5块,今年1月,第4、5块碑陆续在哈玛星接连现踪。8日由高雄历史博物馆主办,邀请第4、5块界碑发掘及捐赠人,哨船头共兴堂、高雄市旧城文化协会出席受赠仪式。
百年“台湾关地界碑”其一发现于原英国领事馆(哨船街7号)东侧,现于该馆展示;其二在昔日税务司宿舍附近出土,1996年被送至台北海关博物馆保存;第三块碑,位于安海街32巷,1998年因进行巷道拓宽工程时挖掘出土,现保存于高雄历史博物馆,已指定为国家重要古物。
谈到第4、5块界碑的发现,有个神奇趣谈,首先,旧城文化协会成员廖德宗登山时,无意间在寿山史温侯登山古道的荒烟蔓草间发现“台湾关地界碑”,在搬下山时,眼尖民众见到该碑感到似曾相似,想起“这块碑跟共兴堂堂主谢天从家中的石碑很像”,文史协会听闻,不敢大意,赶紧循线走访谢家,果真证实被谢家当花台用30年的石桌,就是第5块地界碑。

谈到家中石碑,哨船头共兴堂堂主谢天从表示,大约在32年前,道路拓宽挖掘时,他在庙舍下方发现石碑,当时觉得这块石头很好看,就搬回家当石板椅,后来又被太太作为花台使用,直到今年初,旧城文史协会鉴定确认是150年历史的花岗岩“台湾关地界碑”古物。
谢天说,这块碑长107公分、宽26公分、厚9.5公分,从他儿子出生就有,如今小孩都32岁了,期间,石碑还跟着谢家搬了四次家,对石碑已有感情,但考量古物是市民共同资产,谢天从决定捐赠给高史博。高市文化局文资中心主任李毓敏表示,“台湾关地界碑”的发现令人振奋,补添了打狗开港通商的历史。
高史博副馆长王御风表示,台湾在开港通商后设立“关地界碑”作为清朝与英国海关界限,台湾四个通商口岸,目前仅高雄发现“关地界碑”,是镇馆之宝也是全体高雄市民的宝物,该碑见证打狗设立海关,以及清代台湾与英国贸易交流,也是象征日治时期,哈玛星地区发展的基础锚点。即日起,第五块地界碑将在高史博展览至4月15日,民众可把握时间至馆参观。

责任编辑:杜文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