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京篇 唐太宗
其四
鸣笳临乐馆【1】,眺听欢芳节【2】。
急管韵朱弦【3】,清歌凝白雪【4】。
彩凤肃来仪【5】,玄鹤纷成列【6】。
去兹郑卫声【7】,雅音方可悦【8】。
参考注释
【1】笳:胡笳,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类似笛子。乐馆:演奏音乐的厅堂。
【2】眺听:犹视听,谓耳目所及。芳节:花朵盛开的时节。亦泛指佳节、良时。李白《愁阳春赋》:兼万情之悲欢,兹一感于芳节。
【3】急管:节奏急速的乐曲。韵:指声音谐和。朱弦:乐器上的红色丝弦,《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郑玄注:朱弦,练朱弦。练则声浊。
【4】清歌:不用乐器伴奏的歌唱。曹丕《燕歌行》:展诗清歌聊自宽,乐往哀来摧肺肝。凝:形容声音高而徐缓。白雪:琴曲名,传说为上古乐师师旷所作。
【5】彩凤:五彩缤纷的凤凰,肃:恭敬的样子,来仪:凤凰来舞而有容仪,古人以为祥瑞。《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
【6】玄鹤:黑鹤,长寿数千年的鹤。晋‧崔豹《古今注‧鸟兽》:鹤千岁则变苍,又二千岁变黑,所谓玄鹤也。《史记‧乐书》:师旷不得已,援琴而鼓之。一奏之,有玄鹤二八集乎廊。
【7】郑卫声:淫靡之音,乱世之乐。
【8】雅音:正音,宫廷的德音雅乐;有益于风教的诗歌和音乐。
参考译文

我在花朵盛开的美好时节,到演奏音乐的厅堂聆听着音乐。吹着胡笳,弹奏着琴、瑟,这节奏是如此的谐和,声乐家唱着美妙的歌曲,声音高而徐缓,与琴曲《白雪》巧妙的配合着。
这时飞来了五彩缤纷的凤凰恭敬的向我行礼致意,长寿数千年的玄鹤也在一旁列队聆听。只有远离淫靡之音,聆听真正宫廷的德音雅乐才能让人感到真正的快乐。
其九
建章欢赏夕,二八尽妖妍【1】。
罗绮昭阳殿,芬芳玳瑁筵【2】。
佩移星正动,扇掩月初圆【3】。
无劳上悬圃,即此对神仙【4】。
参考注释

【1】建章:为汉代长安宫殿名,后世泛指宫阙。唐王昌龄《青楼曲》: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二八:即十六人,指乐舞女子。古代歌舞分为两列,每列八人。《左传‧襄公十一年》:凡兵车百乘,歌钟二肆,及其镈磬,女乐二八。妖妍:美丽的意思。
【2】罗绮:指衣着华贵的女子。李白《清平乐》词:女伴莫话孤眠,六宫罗绮三千。昭阳殿:泛指后妃所住的宫殿。芬芳:纷纷的意思。玳瑁筵:豪华、珍贵的宴席。
【3】佩:配戴。月初:如钩一般的新月。此句描述美女配戴的装饰如星辰般闪动,用扇子遮面,两道眉毛就如钩状的新月一般。
【4】无劳:犹无须、不烦。悬圃:昆仑山顶的仙境。《楚辞‧天问》:昆仑悬圃,其凥安在?王逸注:昆仑,山名也,其巅曰县圃,乃上通于天也。
参考译文

入夜后,在后宫里高兴地看着乐舞,舞蹈家们分成两列,是如此美丽动人。
她们穿着美丽的衣服,跳着舞,此起彼落纷纷出入这豪华的宴席之间。
她们身上的装饰随着舞步移动,就像天上星辰般闪烁。她们用扇子遮着脸庞,露出的眉毛就像如钩新月一般。
我无需亲身前往昆仑山顶的仙境,在这里就如同仙境一般。
题解与赏析:
这两篇是选自唐太宗《帝京篇》组诗,其中关于乐舞的两首篇章,《帝京篇》包含一篇序文及十首诗,序文中描述了太宗在空闲时赏游于历史文学、艺术之中,他感叹真正明智的君王,都懂得以上古时代的人文法则和德音雅乐达到民生教化之效。之后的十首诗,描述了帝都长安之辉煌壮丽,以及读经典、赏乐舞、出游、泛舟、饮酒等等的生活情趣及其感悟,最后阐述了唐太宗个人对神的敬仰及教化天下的理念。《帝京篇》在全唐诗中是开篇之作,直接体现了它的重要性。
第一首诗(其四)描述的是唐太宗在音乐厅里聆听音乐的场景,首先登场的是胡笳,胡笳其音悲凉,源自于北方民族,西汉时期汉武帝让张骞出使西域后,将胡笳带入中土。
在胡笳的背后有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东汉末年才女蔡文姬因战乱流落西域十余年,不得不委身于匈奴左贤王为妻,之后受雄主曹操之助得以返回家园,然而此时的她又舍不得离开两个孩子,心情非常矛盾。于是写下了长诗《胡笳十八拍》,叙唱她悲苦的身世和思乡别子的情怀。

然而此时在太宗眼前演奏的音乐不见悲伤之情,却是悦耳动听,与琴、瑟巧妙的合奏。音乐是随着演奏者的内心而动,随心而喜,随心而悲。
接下来是声乐家演唱清歌。音乐家演奏着上古雅曲《白雪》,他与音乐家的合奏召来了凤凰与玄鹤。战国时期,师旷为晋平公演奏上古乐章《清征》,一奏便引来数十只玄鹤,它们舒展双翼随琴声而舞。但晋平公德行不足,难以领略,最后在师旷演奏《清角》后就一病不起。唐太宗听了此上古清雅乐曲,认为只有这样的音乐才能让人得到真正的快乐,这诗歌体现了新赏乐曲的趣味,同时提出了关于音乐的正见。
第二首诗讲述的是太宗在后宫观赏乐舞的场景,当时已日渐西下,忙碌的一天过去了,在后宫中正举行着宴会,女舞蹈家们表演着舞蹈,她们身上的装饰随着舞姿摆动,如同满天星辰一般,她们用扇子遮着脸庞,朦胧着露出如新月般的眉毛。这场景如同两百年后诗人白居易所做《琵琶行》中的一段:犹抱琵琶半遮面。体现了一种女子矜持的样貌与美感。
笔者认为女子美的体现不在于浓妆艳抹、衣香鬓影,而在举手投足间,更在眉毛下那灵慧的双眼,纯净的内心。
唐太宗的诗作读来不只清新,在隽永的诗词中体现了正见,让人读后回味无穷。@*#
点阅【中国乐舞文学赏析】连载文章。
责任编辑:王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