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8年03月20日讯】(大纪元记者徐翠玲台湾台北报导)台湾文化部长郑丽君20日访视台北市定古迹艋舺龙山寺,并宣布文化部将正式启动包括台北市艋舺龙山寺、大龙峒保安宫、台北公会堂(台北市中山堂)、钦差行台,以及高雄市旗后炮台、打狗英国领事馆官邸等6处直辖市定古迹,指定国定古迹的审议程序,预计今(2018)年底前提送古迹历史建筑纪念性建筑审议会完成审议。
文化部去(2017)年12月22日召开古迹历史建筑纪念建筑审议会,便有委员提出应对精省前,北高两市6处二级古迹进行国定古迹审议。为利落实《文化资产保存法》相关规定,文化部将全面展开艋舺龙山寺等6处直辖市定古迹的国定古迹价值评估。

郑丽君强调,在这6处重要直辖市定古迹的国定古迹审议过程中,相关研究成果将会被全面整理;未来成为国定古迹之后,文化部将给予修复协助,以及3D扫描、资料数位化、文化资产的科技应用等。文资局长施国隆表示,成为国定古迹后,除了主管机关改成文化部,中央也会补助95%的修复经费。
施国隆指出,1982年通过的旧《文资法》,将古迹区分为第一、二、三等3个等级,分别由中央、省及直辖市、县市层级主管。1997年《文资法》第2次修法时,取消旧法的三级分类。但修法前全国48处二级古迹中,位于台湾省的42处已全数改为国定古迹,而当时北高二直辖市的6处二级古迹,却未曾重新审议,造成《文资法》执行上的不一致。

郑丽君提到,国定古迹和市定古迹,都是台湾世代传承的重要资产,具体差别在于,国定古迹在历史文化上的重要性,跨越当今的行政区界限,甚至及于全国。
以艋舺龙山寺为例,建寺历程见证自1738年起,北台湾地区的各项重要变化,而龙山寺的多次整建,也反应台湾不同时期的物质发展与艺术潮流,如现今1920年改建的建筑,前殿八角藻井,钟鼓楼轿式屋顶及正殿圆形藻井皆精美绝伦。建筑施工严谨,雕刻精细,无论木雕、石雕、彩绘、书法、交趾陶及剪黏都出自名家之手,艺术价值极高。
责任编辑:姜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