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赏“林玉山的绘画世界”画展作品

林玉山绘画艺术《未啸已风生》静思人物画民俗

作者:梅溪子

林玉山画作.慈航普渡观音菩萨(梅溪子翻拍/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320
【字号】    
   标签: tags: , , ,

编按:
《未啸已风生─林玉山的绘画艺术》画展以林玉山写生观点为主轴,“以其笔下之走兽、花鸟、风景、人物规划出四个主题:“彩墨挥洒藏百兽”、“静观花鸟写神情”、“寄情乡土留画迹”、“静思人物画民俗”。作者梅溪子追循《未啸已风生》四个主题,分篇逐一顾赏林玉山画作的艺术功夫与境界,并赋予即兴诗语,融画境、诗境于一炉,这是《未啸已风生》的第五篇--静思人物画民俗。

静思人物画民俗

俗语说“定能生慧、静能通神”,玉山伯提倡的是“专注”观察万物,“知天、知地、知物”,静下心来“写生、写神、写意”。除了美术的技法,文学、文史、民俗风情的历练修为,即是“大师”有别于“画匠”之关键。
他早年进私塾奠定了“汉文”的根底,接着跟从嘉义地区鸿儒法曹诗人“赖雨若”学四书五经及文史,又追随“赖惠川”闷红老人学诗文。像玉山伯他们那一代台湾早期的本土画家对中华历史神话人物非常了解。台湾人民间信仰也拜奉“关公”、“观音”,因此“神明”就成了画作里的题材。同时神话人物、民俗信仰,例如钟馗等,也入画于“文人画”。

探讨“林玉山的绘画世界”,本次画展第四个主题,自然而然就在“静思人物画民俗”上展现。

赏析:

*还原画稿美髯圣,辟邪钟馗貌狞狰:
拜现代高科技之赐,石刻壁画的拓印或黑乎乎的照片,经过“数位化”处理,可以很容易地“还原”出来原本的“画稿”。笔者一时兴起、尝试了一下,如此做了结果非常不错。

林玉山画作.人物画。(梅溪子翻摄/大纪元)

*南无慈航一菩萨,寒山拾得两怪僧:

林玉山画作.人物画。(梅溪子翻摄/大纪元)

*破壁飞去龙点睛,速笔描来原民貌:

林玉山画作.人物画。(梅溪子翻摄/大纪元)

神话传说仙幻影,民俗目见人风情;
(图为梅溪子加注眉批)

简洁淡泊炼雅正,人文关怀称台林。

林玉山画作.人物画。(梅溪子翻摄/大纪元)

结论:
所谓“台林画风”特色、笔者所顾所得如下:
写生写生再写生,观物之生图像呈;
写真写形写意境,绘实绘影绘神情;
书读万卷正素养,路行千里增见闻;
游山玩水作写生,摹古临帖当启蒙;
眼心手到笔锋健,天地人合气呵成;
食古消化则我有,革新渐变即自明;
外师造化天地景,内源心得精气形;
民胞物与善一体,法古创新真全能;
胶彩水墨合融汇,求变忍不狂放更。

综观玉山伯画作“历久弥新”,深得我心。兹狗尾续貂仿宜兰前贤江梦花诗句,曰:
藻绘万物集大成,色染绢纸放光明,
笔挥云山临仙境,墨泼碧海起鸟声;
威虎梅鹿蛇鼠胆,矫龙竹雀牛兔睛,
鹰犬鸡鸭鸳鸯庆,猪羊猴马猫熊萌;
十二生肖秀毛翎,三千里路留风景;
工笔细微显神韵,写意大观呈雅兴;
佛道神像引礼敬,花卉仙鹤扬清名;
中日台艺超凡世,释道儒训修终生;
维摩妙手书诗画,渊明东篱借喻情,
桃李春风满天下,开台一林誉丹青。
(本系列完)@*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就艺术赏析而言﹐首图略带民俗画法﹐一个17岁少年绘画此作算不简单﹔而二、三年后再画之虎﹐已显大将之风
  • 平生最爱雀﹐黄雀如挚友。营巢屋檐下﹐朝朝常聚首。
    秋深噪霜庭﹐春来跳新柳。相看两不厌﹐闲来忘坐久。
  • 《未啸已风生─林玉山的绘画艺术》展,梅溪子将画作“移师”到大纪元纸上美术长廊,以所摄影画作为主佐以诗文,陪伴读者来顾赏“林玉山的绘画艺术”系列。此第一篇:《彩墨挥洒藏百兽》。台湾前辈画家林玉山“水墨胶彩融合界,观物写意功伟厥”,传物传神。
  • 安妮女王除了开创英国18世纪的黄金时代外,她的统治还标志着绘画、戏剧、诗歌和音乐等高品质艺术的兴起。安妮女王延续伊丽莎白女王一世(Queen Elizabeth I)曾使用的座右铭:“永远不变”(semper eadem或always the same),体现她的使命就是恢复受法国和西班牙影响之前的英国的价值观与传统。
  • 透过提升日常物件的美,西班牙“博德贡”(Bodegón)画作将这种仪式化的舒适氛围融入其中。
  • 提香对场景的精心设计、富于表现力的色彩,以及对人像和物件的敏锐刻画,启发了后世的欧洲艺术家。观众凝视此画时,犹如置身人群中,仿佛艺术家要求观者一同省视自己的良知与对神的信念。
  • 德国的视觉艺术,相较其哲学文学音乐,是较少被德国之外的人了解的。但是德国艺术中的浪漫主义精神却深深影响着其它领域,尤其是弗里德里希的风景画。他的风景画为什么如此精妙深邃呢?弗里德里希对色彩与构图的运用是德国浪漫主义的特色,他赋予风景画前所未有的生命与意义。他将灵魂注入风景里,而风景里被照亮的空气是“灵体”,让每一幅画作充满个体性与内在连结
  • 马德里拥有世界上最[ascii]着[/ascii]名的博物馆之一——普拉多博物馆。而迭戈‧罗德里格斯‧德席尔瓦‧委拉斯贵支(Diego Rodríguez de Silva y Velázquez)近乎真人大小的油画《宫娥》(Las Meninas)是其镇馆之宝。
  • 斯皮诺拉对敌军的武艺充满敬佩,遂允许荷兰军队如阅兵游行一般地撤出布雷达——他们手持武器,鼓声震天,旗帜飘扬;他也严禁部下对败军幸灾乐祸。当尤斯蒂努斯以传统方式向他走来示降时,斯皮诺拉下马与他平等相见。两人一见面,斯皮诺拉便对这位荷兰指挥官及其部队大加赞赏。
  • 在16、17和18世纪,职业女画家非常稀少,更不用说取得成功的了。索福尼斯巴‧安圭索拉(Sofonisba Anguissola)、朱迪斯‧莱斯特(Judith Leyster)和阿黛拉依德‧拉比耶-吉娅尔(Adélaïde Labille-Guiard)三位画家都创作了多幅自画像,其中包括突显其职业的版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