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寻道》片外故事

李有甫说故事──铁尺传奇

传奇时代博客
李有甫。(传奇时代博客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1303
【字号】    
   标签: tags: , , ,

在我们制作《功夫 寻道》的过程中,李有甫先生给我们说了不少老武术家的故事。我们把这些故事剪辑出来,和大家分享。

教我(李有甫)武术的有两个老师,一个是陈盛甫老师,一个是陈济生老师。

陈济生老师晚年呢,我有时候去他家里,他就喜欢一个人沏点好茶,跟我一起聊天儿。他语重心长的说呀,他说:“哎呀!这武术啊,很麻烦!”他讲那个麻烦呢,就是很奥妙,也讲不清楚,他就讲了些故事。

他讲他老师的故事,老师他拿一个很短的一个兵器叫“铁尺”,很厉害的一种兵器,没有刃。他去到东三省去访(友),有一次住店,那个店主人看他的包袱重,因为有那个铁尺在里边,以为他有多少金银哪。

他看出来了,为什么呢?他发现房顶有变化。到半夜他刚一吹熄灯,那时候是油灯。这时候,唰,就下来,一个刀就奔他下来了。还没等这个刀落下来,他就把那个人连被子带刀给裹起来了,(对那人说)“出来吧”。(那人)把刀放下,跪下就磕头。

就说他的功夫是很高的,那个强盗想杀他,他把被子一旋,就把那人连刀带被子给裹起来了。嘿嘿,给裹起来了,那人就没法动他。结果那人就趴下磕头了,就服了。

就说他们那个比武啊,都是很有意思的,都是一种艺术性,和现在的不太一样。表现的是武德。他不伤害人,还让对方服气!@

▼ 相关影片:李有甫说故事──铁尺传奇

▼ 相关影片:《功夫‧寻道》

──转自传奇时代网站:legendsunfolding.com (有删节)

(点阅【功夫‧寻道》片外故事】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武术大赛评委会主席、知名武术大师、中医博士李有甫先生。(大纪元)
    (主标)道德与养生
  • 武术大赛评委会主席、知名武术大师、中医博士李有甫先生。(大纪元)
    自古以来人们在探寻功夫的真谛,种种绝世武功,是历史的真实,还是虚幻的传说?在忙碌的现代社会,到哪里能找寻那一种初心和古意?又如何明了纷乱世事之外的真机?
  • 来自山西的李有甫,当年在大陆大名鼎鼎。1993年他来到美国,被聘为中医和武术教授。虽然功成名就,李有甫一直苦苦寻觅,想找到更高的修炼方法。因为他知道,人不只有一生一世,生命可以提升层次。
  • 黄干成,本名黄宇立,1959年生于嘉义六脚乡蒜东村,曾任小学校长,也曾在嘉义大学与南华大学担任助理教授。然而,在教育之外,他更是一位致力于水墨画创作的艺术家。他说:“教育是一个真的是非常可爱的工作,可以让我温饱,但不会让我成为富有的人。我们讲的春风化雨,教人的一个工作是积德,但最重要的是,让很多人成就自己。”
  • 1964年开业的美姿华摄影室,距今已一甲子的年华,隐藏在香港仔大道一栋不起眼的唐楼内。老板陈崑泉老先生(陈师傅)如今已经92岁,只要有客人预约拍摄,他就会从屯门的住家,途经一个多小时的车程,长途跋涉来到香港仔店面。
  • “我从来没有在欧洲见过貔貅,当我第一次在网上看到影片时,就让我印象深刻,我就尝试去联络冒卓祺师傅,想跟他订做貔貅,就这样我跟貔貅联系在了一起。”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市唐人街开设武馆的武术师傅Ronald Galland(江汉利)说道。去年12月,他专程携同妻子与7名徒弟赴港拜师,亲身学艺,今年8月11日,在他70岁的寿宴上,首次公开舞貔貅,将被列入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貔貅文化带到欧洲。
  • 中华文化总会今天(20日)发表最新一集《匠人魂》影片,记录台南黑糖制糖师以柴烧古法炼糖的故事,找回台湾的“甜蜜”记忆。
  • 香港彩瓷业界泰斗徐淼于2月15日辞世,享寿105岁,是港彩辈份最高、最年长的瓷绘名师。徐淼曾任道风山基督教丛林绘瓷部主任画师,师从港彩名师谢中吾,擅长绘山水彩瓷,为道风山绘制作品无数,在云水堂绘制圆形巨幅壁画时已八十多岁。香港陶瓷研究会会长严惠蕙2月24日凌晨在该会社交媒体专页发表悼文《追念徐淼先生》,回顾徐师傅生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