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8年11月10日讯】(大纪元记者王新一纽约报导)昨天(11月9日)下午,亚平会(AAFE)在上东城的亚洲协会(Asian Society)召开有关纽约教育“多元化”的讨论会,邀请了特殊高中入学考试的支持和反对方各一人,布碌崙15学区多元化计划的参与起草者,以及教育局副局长Joshua Wallack共四名人士,共同探讨教育公平问题,听众从中能了解一些双方在教育理念上的根本差异。

市长白思豪去年提出取消纽约八所特殊高中的入学考试,改为录取所有初中排名前7%的学生入校,从而提高学校中非裔、拉丁裔学生的比例,引发各方舆论之争。

昨天讨论期间,支持现行特殊高中考试的“教育联盟”创办者李立民谈到,人为地将一些无法通过考试的学生放到特殊高中里,一是回避部分孩子成绩不好的根本原因,再就是这些孩子不一定跟的上进度。
随后一名提问者质疑他,问他凭什么说非裔、拉丁裔的孩子进入特殊高中后,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优秀?
李立民回应道,自己作为教育者和父亲的亲身经历证明,这和族裔无关,而是不该把任何孩子放到与他/她成绩相差太多的教室里。
“我自己的女儿当初考入布碌崙科技高中,但没有让她上,就是因为她在入学考试中刚过分数线,”李立民说,“我知道如果大部分孩子都比她强,对她而言不一定好,就像大池塘里的鱼显得更小。”李立民的女儿进入当地一家普通高中,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现在已从牛津大学毕业。
特殊高中反对者:考试具有压迫性、歧视性
来自公园坡88中学的科学教师孙琳(Lynn Shon,音译)是布碌崙15学区多元化计划的起草人之一。她在讨论中称,考试本身是具有“压迫性”的,并不能发现所有学生的天分。
同时,她并不赞成任何形式的“分班”、“天才班”,并认为不同程度、不同族裔的学生进入同一教室学习,才有助于学生的进步。
布碌崙科技高中的毕业生吴兴国(Jason Wu)则认为,现行的SHSAT是有“歧视性”的。吴兴国目前是“法律援助协会”(Legal Aid Society)的律师,专攻种族问题相关的案例。他曾在主流媒体撰写评论文章,是要求废除考试的主要华人声音之一。
吴兴国在讨论中称,现在主导舆论的大部分是“右翼”亚裔社区,总把非裔、拉丁裔推向对立面,这些人不代表自己,而他的意见是,“连特殊高中存在的本身都该被质疑,所有学生都应该平等地接受最好的教育。”
李立民则说,支持SHSAT的人从未把谁推向对立,相反,他曾在2016年,倡议扩大SHSAT的免费补习班(被称为“梦想计划,DREAM Program”),让州、市府总共投入1500万美金。其中一项目投资专门针对非裔、拉丁裔学生,使大量的非、拉丁裔学生获得了免费补习的机会。
“我也不喜欢考试,但是我们生活在现实之中。”李立民表示,考试是平等竞争的一种方式,“如果是因为一部分孩子没有资源造成不平等,那么我们应该帮助他们,给他们提供资源。”
一名台下的华人则发言表示,市府需要承认每所学校的7%的孩子水平并不相同,“你在一个学校得A,在另一所学校并不一定能得”,他认为把特殊高当成种族问题来探讨,实质上忽略了学校教育失败的根本原因。◇
责任编辑:家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