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leo烦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范德比尔特的夏日行宫──The Breakers(五)

作者:夏懿
The Breakers山庄,位于罗得岛州纽波特。(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103
【字号】    
   标签: tags: , , , ,

铁路大亨范德比尔特Vanderbilt家族的别墅The Breakers,位于美国罗德岛Rhode Island海边小城纽波特New port上,是科尼利厄斯.范德比尔特二世(Cornelius Vanderbilt II,1843年11月27日~1899年9月12日)夫妇的避暑山庄。

共有70个房间的山庄,建于1893年至1895年之间,坐落在占地14英亩(5.7公顷)的土地上,毗邻悬崖,宅后俯瞰大西洋东岸。据说因能听到海浪击石的声音,山庄被命名为The Breakers(听涛山庄)。建筑设计师为著名建筑师理查德.莫里斯.亨特(Richard Morris Hunt,1827~1895),室内装饰设计由 Jules Allard and Sons以及 Ogden Codman,Jr 共同担任。山庄采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房屋占地面积约占1英亩(4,000平方米),总面积为125,339平方英尺(11,644.4平方米)。这座位于海边峭壁的听涛山庄曾于1892年毁于一场大火,于1895年重新建成。

美国听涛山庄的内部。(夏懿提供)
美国听涛山庄的内部。(夏懿提供)

山庄里的许多房间是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的。精巧的雕塑、硕大的水晶吊灯、房间墙壁色彩和家具配置、包括窗帘的选材色彩,其精美和华丽都让人惊叹,钜细靡遗地做到了那个时代范德比尔特二世要求的尽善尽美。

美国听涛山庄前院大门。(Shutterstock)

山庄的前院树木葱茏,东南面的后院是广阔的大草坪,一直延伸到大海的峭壁边。听着海浪拍击岩石的声音,望向蓝色直通天际的海面,让人心旷神怡,在这涛声中,什么烦恼都不值一提。若想要领略壮丽的大西洋,可在上凉廊上极目远眺,那一望无际的景象,一定会令你不禁赞叹大自然的奥妙神奇!再想到主人在这华美绚烂的山庄,只住了两年不到的光景就过世了,让人不免感慨万千。

四、The Breakers——美国社会宝贵的文化遗产

如果美国“镀金时代”(1870~1900)的辉煌可以由一个建筑来体现的话,那一定会是The Breakers!当年这座全美最豪华的山庄,是美国的社会中心,它是科尼利厄斯.范德比尔特二世Cornelius Vanderbilt II (1843~1899)和理查德.莫里斯.亨特(Richard Morris Hunt, 1827~1895)共同创造的奇迹。他们两人也同时在美国工业和建筑的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理察·莫里斯·亨特(Richard Morris Hunt,1827年10月31日 – 1895年7月31日),是美国建筑学史上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公有领域)

理查德.莫里斯.亨特(Richard Morris Hunt)接受科尼利厄斯二世委托,设计和建造The Breakers时,已是当时最著名的美国建筑师。亨特出生于一个立法者、法官和公民领导人辈出的著名新英格兰古老家庭,是第一个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的美国人, 他也是美国建筑师协会的创始人和主席。受19世纪50年代巴黎建筑风格的影响——罗浮宫的艺术装饰和由 Charles Garnier 打造的巴黎歌剧院的内饰,为亨特在The Breakers的外部和内部装饰中提供了许多原型。1893年,法兰西艺术学院(The Académie des Beaux-Arts of the Institut de France)授予亨特外国会员的资格,他是美国出生的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建筑师。

在 The Breakers 中,亨特以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方式工作,与国际艺术家和工匠团队合作,将绘画、雕塑、马赛克、灰泥和精美的烫金融为一体。亨特还与巴黎的 J. Allard et Fils 合作。J. Allard et Fils 是一家备受推崇的法国公司,专门从事家具制造和大规模房屋装修。这次合作理念完全符合亨特巴黎艺术学院的教育背景,以及他推行美国文艺复兴运动的精神,促进了古典建筑艺术在现代建筑上的运用。

The Breakers 的设计和施工,反映了美国工业革命所展现的技术和巨大财富,也是范德比尔特家族地位在美国社会中的象征。科尼利厄斯.范德比尔特(Cornelius Vanderbilt, 1794~1877)由航运贸易转向投资铁路后,购买哈林、哈德逊和纽约中央铁路线,合并整合成一个高效的运输整体,使得范德比尔特家族成为当时美国最具影响力、最富有的家族之一。科尼利厄斯的儿子William H. Vanderbilt 此后又大大增加了父亲的铁路企业的价值。

科尼利厄斯.范德比尔特二世,完成了纽约中央铁路和49条铁路的合并。他除了担任纽约中央铁路和密歇根中央铁路董事会主席,还成为纽约青年男子基督教协会的办事员、普通神学(主教)神学院理事、主教神学院理事会国外使团财务主管、圣卢克医院和内外科医学院的理事。此外,他还担任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执行委员会主席一职等。科尼利厄斯二世超越了他父亲和祖父的事业版图,他活跃于公共责任和慈善领域,为公益事业贡献了大笔资金。他是范德比尔特家族第一位在纽约承担公民领袖角色的人,他为美国公众所做的慈善范围之大,在范德比尔特家族中首屈一指、在美国历史上有一席之地。

范德比尔特二世夫妇过世后,他们的小女儿继承了山庄。其母亲在世的时候,母女两就商量好未来如何处置山庄。小女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即以一元美金的象征性租金租给国家机构开放参观,自己支付山庄开支和维护费用。到1972年,她的后代,把山庄连同里面的收藏品及那些来自名家设计制作的家具,全部捐献出来。

范德比尔特家族后代的行动影响了罗得岛州纽波特小城 Newport 其它豪宅的继承人,他们相继把豪宅、或出售或捐献给了有关机构开放参观,今天的人们才有幸看到“镀金时代”的非凡建筑,了解这一美国社会的文化遗产。◇(全文完)

(点阅【范德比尔特的夏日行宫】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听涛山庄里的许多房间是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的。精巧的雕塑、硕大的水晶吊灯、房间墙壁色彩和家具配置、包括窗帘的选材色彩,其精美和华丽都让人惊叹。山庄建筑气势恢宏,钜细靡遗地做到了那个时代范德比尔特二世要求的尽善尽美。
  • 山庄里的许多房间是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的。精巧的雕塑、硕大的水晶吊灯、房间墙壁色彩和家具配置,包括窗帘的选材色彩,其精美和华丽都让人惊叹。山庄建筑气势恢宏,钜细靡遗地做到了那个时代范德比尔特二世要求的尽善尽美。
  • 西班牙的塞哥维亚城堡(Alcázar of Segovia)坐落在克拉莫尔斯克河(Clamores river)与埃雷斯马河(Eresma river)交汇处的一座小山上,是欧洲颇具代表性的城堡之一。几个世纪以来,塞哥维亚城堡一直是一座固若金汤的堡垒与豪华的王室住所。如今,它是西班牙哥特式和埃雷利亚式(Herrerian style,简约和极少装饰)(Spanish Gothic and Herrerian)建筑的最佳典范之一。
  • 2019年4月15日,当世人目睹大火肆虐巴黎圣母院(the Notre-Dame de Paris)之际,不禁怀疑这座广受大众敬爱的大教堂能否恢复原貌。如今,历经五年修复,这座神圣的法国哥特式教堂杰作,再次成为巴黎天际线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 1806 年,约翰‧卡罗尔(John Carroll)成为美国第一位天主教主教。他的家族在美国建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卡罗尔还亲眼目睹了新国家第一座大教堂的开工。这座教堂是美国早期杰出建筑师本杰明‧亨利‧拉特罗布(Benjamin Henry Latrobe)伟大的杰作之一,如今称为巴尔的摩大教堂(Baltimore Basilica)。
  • 杜伦大教堂(或译达勒姆座堂,Durham Cathedral)位在英格兰东北方,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座大教堂是著名的诺曼式建筑(Norman architecture),由法国诺曼人在11、12世纪时建造的英格兰罗马式风格(English Romanesque style)。
  • 威尔第(Verdi)的歌剧作品《马克白》(Macbeth),于2007年萨翁林纳歌剧节(the Savonlinna Opera Festival)演出。(公有领域)
    随着美国革命的消息传遍欧洲各地,诉求个人自由或民族主义的思潮,冲击着社会各个领域,连艺术界也不例外。古典音乐从上一个时代的形式规范过渡到充满无限可能的浪漫主义时期(1830—1900年)。歌剧,尤其体现当代潮流。
  • 韩德尔创作了许多著名的歌剧,而《阿里欧唐德》(Ariodante)或许是他最历久不衰的杰作,展现他丰富的音乐表达结合戏剧性叙事的能力。
  • 美国在制作绗缝被(quilt)方面有悠久传统,但绗缝艺术可以追溯到欧洲和亚洲的中世纪。英文“quilt”一词最早出现于13世纪,与拉丁文“culcita”(意为“垫子”)有关;当时制作绗缝被是为了基本生活所需、庆祝特定人生大事、彰显针线技艺,以及作为政治宣传。
  • 洗手壶(aquamanile)是中世纪欧洲社会的常备用品。aquamanile源自拉丁语aqua和manus,分别为“水”与“手”之意。洗手壶在宗教和世俗场合都会用到,神父在做礼拜时会用它倒水洗手;贵族和富商在宴会上也会摆放华丽的洗手壶给客人洗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