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8年10月31日讯】(大纪元记者陈建霖台湾桃园报导)叶永烜院士在中央大学以“眺望50年后的今天”为题,从历史、人文、天文等面向,引导师生和社会大众如何安身立命,面对全球暖化、人工智慧的威胁,如何善尽台湾身为世界公民之社会责任。

叶永烜为国际知名天文学家,研究专长为彗星物理和太阳系及行星起源等。1982年他提出了著名的跨国土星探测计划卡西尼-惠更斯号,为国际天文研究写下辉煌的一页。2009年NASA授予他特殊公共服务荣誉勋章,表彰在探测土星系统计划的贡献。他所发表的期刊论文已超过二百篇,而发表在《Nature》和《Science》之篇数为华人科学家之最。
讲座由李罗权院士担任引言人,并指出在未来的趋势里,地球文明毁灭的因素可能有二,分别是核子战争和全球暖化,值得大众关注,也为叶院士的演讲揭开了序幕。

叶永烜以历史背景为主轴,描述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自由主义”的黄金时代,乃至冷战时期美苏的太空竞赛,并以1968年为核心,说明当时世界各地均以基础科学发展为重,强调中央大学当年在台复校,就是顺应着“国际地球物理年”,从地球科学研究开始起家,在永续发展上影响甚大。
在人口结构上,2030-2040年间可能是现在人类与机器人黄金交叉时,再后便会被超越,相关运用如仿生微型无人飞机与Space X太空旅行计划将可能实现。除此之外,更点出50年后的AI时代“Life3.0”将会出现巨大变革,并以史蒂芬‧霍金生前预言的“超级人类”为例,说明人类有可能利用科学方式改变DNA,展开一场未知的AI竞赛。
叶永烜也以电影“星际迷航”勉励大家向外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寻找宇宙之中外星文明发展的规律与足迹,同时必须要用同情心、使命感与意志力去解决面临的困难与危机,“不要怕麻烦,我们要把世界变得更好!”
配合讲座举办,中大图书馆安排一场“叶永烜特展”, 图书馆艺文走廊也展出叶永烜“山外有山”个展。◇
责任编辑:宇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