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之画各有胜景,秋的彤颜年年让人流连眷恋。已经是霜降后的晚秋,秋气仍然高清,千峰净出,诗人杜牧怀着诗情逸致往秋山寻枫。那石阶堆叠的山径绵延着远上天边接上了白云,赫然,眼前展开绚烂夺眼、层层叠叠的美景: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霜叶红于二月花。
枫霞染出笼山遍野的绚烂,秋天将到尽头,霜天红叶却是唤了春回!

霜叶红于二月花
今人爱赏丹枫,在红叶摇曳的枫情外,古人好诗也留人醉:“殷勤报秋意,只是有丹枫”(唐‧李商隐)、“丹枫黄槲壮秋容”(宋‧王之道)。
元代剧作家王实甫一曲: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
留给了人最多的想像空间,让人量身订做自己的相思。带着这样的相思,自自然然无痕融入陈年的枫香之中……
枫木‧枫香
古早华夏文化是在枫声中开启对枫树的印象。乘着西风,枫树摇曳出风情万种,散发出“枫香”缕缕,任人怡情。
《尔雅》释“枫”叫“欇欇”。“欇欇”表达枫树纤枝善摇的特色。《尔雅郭璞注》欇欇“有脂而香,今之枫香”。《说文》说:“枫,木也,厚叶弱枝,善摇,一名欇,从木风声。”也就是说古代方言中的“欇欇”就是枫树,“欇欇”特别表现了枫树在风中摇曳的风情。有一种会分泌枫脂、散发香气的枫香树,东晋的著名学者郭璞认为就是古人所说的“欇欇”、枫树。
宋代《埤雅》说枫“叶作三脊,霜后色丹,谓之丹枫”。在日本称“唐枫”的就是三脊叶子的枫树。今人看到的枫树种类非常多,因地也有别,从叶片分脊来说,三脊、五脊、七脊、九脊的都能见到。
枫树的树干挺直耐朽,是很好的梁柱、家具用材和车横木;枫的根、茎、叶、果都可以入药,叶子也可以饲养天蚕蛾的幼虫。枫香树干上分出胶状液体,有香味,称为枫香或枫香脂,是珍贵药材[*1],古代也常用枫香脂作礼敬的炉香。古人说“枫脂入地千年即成琥珀”[*2],非常珍贵。枫树的用途多元多功,密切交织着中华文化的物质与精神文明。
枫宸
枫树受到汉代汉朝宫廷的青睐,宫殿中植有枫树,汉代称帝王宫殿为“枫宸”,《说文解字》说枫树,“汉宫殿中多植之,故称枫宸”,“枫陛”也代称皇上。
后代诗中描绘枫之宸,或以“枫宸”代指朝廷的典故也常见。三国魏何晏《景福殿赋》咏“芸若充庭,槐枫被宸”,宋代王十朋诗句“枫宸唱第冠时英” ,明代顾大典的戏曲《青衫记》唱词“想枫宸昔年立仗,效葵忠敢上封章”等等,都传承了士子效忠“枫宸”的典故。

枫香调
枫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枫林欇欇,声和琴筑”,枫的声、香都入了古琵琶曲调叫“枫香调”。后代都以格调高妙传记古琵琶曲的枫香调。
明代陈子壮吟诵:“十载西京已腐毫,谁家轻薄郁轮袍。段师一授昆仑艺,新谱枫香调绝高。”
同是明代人的高启留下《夜饮丁二侃宅听琵琶》诗,记述了听琵琶弹奏枫香调的场景和情调:“低鬟出拜绛烛前,文丝香绦搭左肩。曲项紫凤抱半偏,枫香一调妙入玄。”
枫香阪‧念帝尧
清康熙皇帝在常山峪设有行宫(旧址位于今之河北滦平县东南),驰道缘崖筑,行宫傍岭升。道上有一长段枫景幽致的“枫香阪”,枫香树沿着坡道边遍植,是行宫八景之一。行宫座落前往承德避暑山庄的路上,清乾隆皇帝弘历驻跸常山峪行宫几十次,屡屡留下咏枫香之诗,“清吟歩脩阪,衣袂泛秋凉。金风飒然过,微闻山枫香”(《常山峪行宫八景 其四 枫香阪》)就是其中之一。
枫香道上,枫香袭人送金秋,引人幽思漫漫,昔日仙人的传说也历历浮现,前辈帝尧巍巍荡荡的仁君风范也矗立在乾隆皇帝眼前:
仙人石室青霞封,偓佺招我相陪从。
琥珀遗尧不曾食,念兹长谢游仙踪。
刘向《列仙传‧偓佺》有记载乾隆皇帝诗中“琥珀遗尧不曽食”的典故。偓佺这位采药神仙是纵迹槐山中的采药之父,他好食松实,体健身轻,能飞行赶奔马。偓佺发现枫香琥珀(一说松子)这种人间宝物,可以使人活到了二、三百岁,那时候吃了这种宝物的人都是这般长寿。偓佺把枫香琥珀送给尧帝,尧帝却是忙得没能得空吃它。
乾隆皇帝身为一国之君,心念先圣尧帝的典范,“念兹长谢游仙踪”,谢绝游仙的召唤。
三皇时代,尧的勋业四达,后代赞颂尧帝“允恭克让、光被四表”,天下间上上下下都非常尊敬爱戴他。尧帝心怀天下、广施恩惠于民,他的功德巍巍荡荡,人民传颂不尽。帝尧当政,黎民百姓受到感化,处于灾变时都能够安乐和睦相待而不变节损德,因此所以孔子赞颂帝尧是天地间圣君的典范:
大哉尧之为君也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清高宗(公元1711~1799年)年号“乾隆”,满文的字义是“得到上天的扶佑”的意思。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间,清朝的文治武功、民间的繁荣昌盛达到了有清一朝的巅峰,他效法圣王尧舜,承展先祖康熙盛世,也留待后世子孙继往开来。乾隆皇帝一生崇敬上天、遵效圣君帝尧,从而缔造了“十全”功勋德业,典载于史册。
由此看来,乾隆深刻明白,离开“天道”,渺小的人就失去了依靠,一国之君更需要上天的扶佑,才能缔造十全伟业,俯仰无愧于天、地、人。
西风吹霜千载,枫树醉霜,总不老。霜枫点染秋色,歙赩唤春回!
枫香寻仙踪,欇欇问昊天,晓来谁染霜林醉……?
*1.《本草纲目‧木一‧枫香脂》:“枫香、松脂皆可乱乳香,其功虽次于乳香,而亦仿佛不远。”
*2. 清代陈淏子《花镜‧花木类考‧枫》:“枫脂入地千年,即成琥珀。”;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之四》提到“松、枫诸木沉入土化珀”,又按引“曹昭《格古论》云︰琥珀出西番、南番,乃枫木津液多年所化。”
@*
责任编辑:方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