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犬带榖到人间,孔丘无盖以席代,陆机黄耳尽忠坚,淮南得道犬升天。”
“六”这个字的系列文章写到了《尔雅 释畜》中提及的六畜“马、牛、羊、猪、狗、鸡”。前几篇说完了马、牛、羊、猪,现在来说说“狗”。《说文解字》提到“狗”这个字时也引用了孔子的说法:“孔子
《说文解字》同时也提到“孔子曰:视犬之字,如画狗也。”因此“犬”十分象形,而狗这个字就是加上犬的叩气叫声。我们来看一下“犬”字的变化,甲骨文的犬是这样子或
或
或
,不论是向左或向右,也不管是壮是瘦都可以看到一根长长指天的翘尾巴。
如果您还记得我们前面谈过的豕,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情,让我们再一次看看豕的甲骨文 ,细心的读者肯定会在
(豕) 和
(犬)之间看到了腹部比例、脚与尾巴长度等三部分的不同,非常具象也十分容易辨别。到了金文的犬变化成
或
。篆体犬在线条上的变化就更丰富了,
或
,现代的写法则与《说文解字》上的篆体变成了
十分相近了。“狗”右边“句”(甲骨文
)这个字《说文》如此说明:“曲也。从口丩声。”那么狗字的形声就不言而明了。
民间传说,天帝要十二生肖动物们带着稻谷下凡给人类,因为得经过大海,但唯有狗儿愿意担此重任,因此它在谷堆中翻滚着,让自己的身体沾黏着满满的稻谷,准备好带到人间。但是波滔汹涌的大海让狗儿身上的稻谷纷纷落入水中,但让那些稻谷牢牢的附着在尾巴上。经过了千辛万苦的坚持狗终于将稻谷安全送到人间,听说人类从此就将狗儿视为最忠实的朋友了。
善良的狗帮助人类将谷子找回的传说也流传于中国的其它地区。例如云南的怒江流域,那里的僳族、怒族会在过年时将最好的饭菜先给狗吃,因为他们感恩狗的帮助。僳族人相信很久以前天神给人间一棵能结出各种果实的神树,但是人们因为不够细心地看护而导致烂死。生气的天神收回了神树,因而饥荒四起,人们卧躺着等死。但狗儿忍着饥饿,对天长嚎感动了天神,让天神将种子再度撒下了人间,因为是狗的乞求,所以就让榖穗长得像狗尾巴的样子了。
怒族人传说:天神为了惩罚不爱惜粮食的族人而将谷子收回天上,从此人们没了大米吃。也是狗儿对天长嚎乞求起了作用,让天神又将稻谷给了人。因此,他们过年时总要把第一口新米饭、第一块肉给狗吃,表示对狗的感谢。@#
点阅【神传汉字看人生运道】连载文章。
责任编辑:王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