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民间故事

善心童子砍柴遇仙人 请来“顺风”

作者:殷鑫整理
人生的夕阳无限好,可惜黄昏尽。(章乐/大纪元)

人生的夕阳无限好,可惜黄昏尽。(章乐/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763
【字号】    
   标签: tags: , ,

绍兴城的东面有座射的山,射的山的南面,在一个湖泊中央有一座白鹤山。据说,当年有个仙人丢失了一支箭,就派白鹤去为他寻箭。白鹤把这一带的泥土全翻掘了一遍,也没寻到​​这支箭。白鹤把翻掘起来的泥土堆成了一个小山,这就是传说中“白鹤山”的起源。

善心童子讨得顺风

东汉时有个太尉叫郑弘,他小时候家里很穷,每天上山砍柴,靠卖柴度日。一天,他在山里拾到了一支箭,镞羽很漂亮,闪烁着金光,跟一般的箭都不同。郑弘想,丢了箭的人心里一定很着急,就坐在路边等候失主来寻找。

不一会,果然来了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东瞧瞧,西望望,好像在寻找什么东西似的。郑弘迎上去问道:“老伯伯,你在寻什么东西呀?”
“喔,我在寻一支箭。”
“是不是这支?”郑弘说着,郑弘把拾到的箭递给了老人。

老人接过来一看,顿时眼睛里放出光来,高兴地说:“对对对,就是这支箭。啊呀,我寻了好几年啦,好不容易才寻到。小弟弟,你今天做了件大好事,我一定要好好地谢谢你。”
“不用谢,不用谢。拾到东西应该归还失主的嘛。”郑弘摇着头答道。

老人说:“不不不,我一定要好好地谢谢你。小弟弟,你尽管说吧,金银财宝、绫罗绸缎,你要什么,我给你什么。”

郑弘摇摇头,认真地说:“金银财宝、绫罗绸缎,我都不要。你要是肯谢我,我要向你讨一种风。”“什么?你要风?”老人奇怪道。

“是的,我要风。我们这一带的打柴人每天早晨要过若耶溪进山去砍柴;傍晚出山,又要在若耶溪上摆一次渡。可是这若耶溪上的风却总是和我们打柴人作对,来来去去全是顶头风,弄不好还要翻船。老伯伯,你就做做好事吧,让若耶溪上每天早晨吹南风,每天傍晚吹北风,就让我们这一带的人过溪的时侯总能遇上顺风。”郑弘恳求道。

原来那老人正是个仙人,他一听郑弘的要求,觉得这孩子有出息,小小年纪就有这么好的心肠,能想到大家,心里很受感动,就一口答应了他的要求。

从此以后,若耶溪上的风向就变了,每天早晨吹南风,傍晚吹北风,使得过溪去打柴的人都很方便。这风世世代代地吹下去,大家就把它叫做“郑公风”,也叫做“樵风”。@*#

资料来源:南朝宋·孔灵符《会稽记》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到了会期这天,统计赴会道众名额时,发现来了九百九十九位,只缺少一位即满千名。正在这时,斋会的大门口来了一个脸上长满了癞子、皮肤凸凹不平,相貌极丑的道士,要求进院用斋。
  • 陈士庆求神仙传道,可是不得允,就得到一本书,且听得说道:“不要凭着学到的本事做伤天害理的事,也不要轻易传人,如若不听,天雷会劈死你!”他只得叩谢了,带着书攀就下绝壁。他看书有三十页,上面记载的都是药方。
  • 而且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还看到正是因为薛华年的善行,从而得到了仙人指点,可知善有善报,那么相应的,恶行也一定有恶报。
  • 宋代时,天宝山有三个道士一同进山采药,无意之中挖到了别人埋在地下的许多金银财宝,高兴得不得了。结果各怀异心,害人害己。
  • 清.徐芳《诺皋广志》搜录,清朝时,高平县城南镇发生的奇案。人说鸡很笨,那里有只公鸡,义不忘主,并伺机为主人报仇,纠出了一段无头公案,因此被大家唤作“义鸡”。
  • 宋之问是唐代诗人,他与另一诗人沈佺期齐名,时称“沈宋”,是唐朝近体律诗的代表人物。
  • 巧的是,公子摔下马时,正好碰上老和尚灵魂。这番灵肉合一后,世家公子便慢慢地苏醒过来。
  • 十年间不经科举,方观承从一文不名成封疆大臣。(古瑞珍/大纪元)
    在祖父、父亲被贬谪到黑龙江时,方观承还只是个少年,但他与兄长每年轮流去塞外看望祖父、父亲,徒步往返万里。有一年,他辗转先去了浙江宁波,打算找一个富裕的亲戚借点钱再北上。
  • 王七收下师父给的盘缠,准备离去时,道士提醒他说,“你回去以后,要好好的修身养性,否则这套本事就不灵了。”
  • 杨延昭传奇——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清玉/大纪元)
    在玉皇殿主阵失利后,王兰英、杨延昭及穆桂英率领将士一度攻下玉女、铜光等数十阵,并成功让黑水、西夏国军士倒戈投向宋营,然而此时辽国萧太后前来亲自坐镇,辽军士气大增,宋辽双方互有胜负,战况陷入胶着状态长达数月之久,宋军诸将士苦思对策,始终难有进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