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7年09月23日讯】(大纪元记者王知涵编译报导)肠道包括食道、胃、大肠和小肠、结肠和身体消化系统的其他部位,健康人的体内有九成以上微生物居住在肠道内,统称肠道菌。肠道菌个体十分微小,小到至少要800倍以上显微镜才能见到,但是数量和种类却大到无法想像,目前人类科学对肠道菌的认识仍是微乎其微,至少七成以上的菌种是完全未知。
全球有越来越多专家学者投注心力在肠道菌研究,虽然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却已发现肠道菌对人体有方方面面影响,包括大脑、心情、消化功能、免疫功能,甚至可能跟运动表现也有关系。

改善大脑沟通和记忆能力

加州大学透过刺激肠道分泌,选择已知的肠道菌种试图影响小鼠脑部功能,发现可以改善小鼠自闭症行为,增加社交连络。爱尔兰科克大学(University College Cork)研究出生并成长于无菌环境的小鼠,因其肠道内完全没有细菌,和大脑之间没有互相沟通,出现缺乏社交能力的现象。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发表在2011年《肠道》(Gut)的论文表示,当小鼠受到病菌感染,再施予精神压力,肠道菌会大乱,实验出来的记忆测试分数大幅衰退,后来给予适当的益生菌,施加再大的精神压力,记忆测试得分仍可以维持不受影响。
增加抗压性

日本九州大学发现无菌小鼠对于压力的反应大,对压力的忍耐度明显低于正常环境长大的小鼠,无菌小鼠容易情绪波动,甚至出现抑郁心情和焦虑感。当研究人员给无菌小鼠服用益生菌后,情绪开始变得稳定。因此称益生菌为“精神益生菌”(psychobiotics),现在已经很多人在研发如何用精神益生菌改善忧虑情绪,希望将来对抑郁症有所助益。
帮助肠胃吸收

个体微小的菌群是营养环境最先作业的劳动力,他们辛勤工作帮助食物消化,分解食物、从食物中释放出身体需要的营养素和维生素。如果肠道益菌数量少,有可能出现消化障碍,囤积脂肪甚至导致宿主肥胖。
免疫系统的前锋部队

肠道菌可以说是身体对外的第一道防卫军,也就是免疫系统的前锋部队。食物被人体吸收前首先经过肠道,肠道是连接人体和外界的最大接触面。如果肠道内坏菌太多就会导致肠道发炎、腹泻,此时需动用身体免疫系统机制。如果免疫系统没有战力应付外来敌人,就容易受感染,例如流行性感冒。这可以解释为何常拉肚子的人抵抗力较弱。
经常吃抗生素也不好,消灭的不只是坏菌,肠道内益菌也被大量歼灭,那么吃进去的食物稍有不洁或不新鲜,人会容易腹泻、不舒服。如果肠道益菌多就能成功抵御外敌,避免食物中的毒物细菌入侵,帮助免疫系统维持身体健康。
可能和运动表现有关

哈佛医药学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 HMS)针对波士顿杰出运动员进行粪便采样,包括赛前、赛中、赛后,并且是不同比赛项目的运动选手。结果发现赛后某些细菌族群会明显增加,他们推估这些细菌快速繁殖和运动后产生过多乳酸有关,也许这些细菌可以舒缓运动疲劳和肌肉酸痛,目前正在规划用小鼠实验来支持他们的想法。
另外还有一个新发现,超级马拉松选手有些菌种没有出现在划船选手中,推测在肠内的优势菌种及整体的各类菌群会随运动类型而有所不同,不排除肠道菌和运动表现有关联性。
保健肠道菌

自出生的那一刻起,肠道菌已和我们共生为一体,如果肠道不健康,我们也会不健康,如果肠道生病我们也会不舒服。
如何做好肠道保健之道,专家建议多摄取纤维素和水,饮食不宜过量也不宜挑食,八分饱定量定时,减少重口味饮食,持之以恒运动,维持排便规律,生活作息正常,不可熬夜也不要太晚进食。
调整好生活、饮食和运动,就是在善待肠道菌,帮助肠道菌同时也是帮助我们身体生理和心理朝向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