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道越远越难往回返
阅读了大纪元《【中国历史正述】创世记之六:伏羲氏》这篇,颇多感慨。
在伏羲氏的诸多功德中,第一项便是始创八卦,开创中华易学——这门曾经让我非常痴迷,最后却不得不放弃的“学问”。


我从大学时期便开始琢磨宇宙中有无终极真理,或称最后的统一规律。我相信应该是有,于是便从中外哲学名著、佛经、《道德经》中一一去找。那些都找遍了仍未寻获时,我开始研究《周易》。
当时真是很下功夫的,光各种参考书就花了一千多元吧。似乎也有一些心得与成就,比如有时能很准备的预测事件,包括我自己生小孩时即将遭遇的厄运。
后来厄运真的发生了,我差一点命丧黄泉。这时内心除了充满对命运之神的惊怖和臣服外,也突然对自己热衷多年的术数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厌倦和怀疑:算得再准,却不能改变命运的话,算它何用?
从那时起,我便将《周易》束之高阁。
读到这篇伏羲氏的传记,才突然明白自己以前研究《周易》的误区和肤浅。
最本质、最致命的问题是,我那时还完全是一个“唯物主义”的无神论者,我对《周易》的所谓研究,只局限在“技术”的局面,把它当作一种不同于现代数学的另一个“数”来学习和运用,我根本不懂得易学真正的“理论基础”何在。
也许,这就像一只爬到神的脚背上的蚂蚁一般,既不知道神的存在,更不知道自己是处于神的脚背。那么一只试图去研究神的脚背到底是什么的蚂蚁,又能“研究”出什么呢?
看了《创世记之六:伏羲氏》,才更深刻地认识到,伏羲氏生下时便“天赋秉异,具有圣人之德”。他是“负天命降世于人间,传授给人类文化,带领人类脱离野蛮状态,回归纯真善良的本性,与神相通”的。
他所创立的,也不只是易学八卦,还包括渔业、畜牧业、嫁娶礼仪、中央官制、甲历、音乐、乐器等诸多方面,在是人类的“懵懂时期”,用从天上带来的智慧和神通,教化人类,并带领人类在地上开创文化。
仅就易学本身,也绝不是之前我所认为的简简单单的可以“预测”事件和吉凶而已。它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的、与“唯物主义”完全不同的宇宙观之上的,是对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宇宙运行规律与理法的理解,是一套庞大、统一、完整的系统。
如果不能从这个层面来看待和理解易学,而完全落入“用”的窠臼,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对易学的亵渎,也是完全误入歧途了。
其实何止是易学领域?人不信神,开始只注重物质、只追逐物欲之后,在许许多多的领域,都是走歪了,真的是离道越远越难往回返。@#
──转自作者博客
(点阅【读史笔记】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