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7年09月12日讯】(大纪元记者裴晏编译报导)因为政治动荡,目前欧洲各国有几百万难民失去辛苦建立的家园,被迫流离失所。一般人对难民的印象就是媒体报导影像中那一波波携家带眷的无名逃难人潮,令人心生无奈与同情。但其实每一个人背后都有一个生命故事,他们脸上都写着想要活下去的勇气。
叙利亚难民女青年尤斯拉·马迪尼(Yusra Mardini)就是其中之一,她有亲爱的家人,有成为游泳选手的梦想。当她成功逃到安全的德国以后,她最想大声告诉国际社会的是,难民需要的不只是同情,而是理解与尊重。就算失去了家,梦想仍然会继续。
年仅19岁的她以亲身经历为国际难民发声,呼吁人们的关注。她的故事引起了世界各地年轻世代的关注,19岁的人生可谓高潮迭起。

从难民到“救人英雄” 再从“奥运泳将”到史上最年轻“联合国亲善大使”
马迪尼的多重身份可谓惊心动魄,加上精彩连连。
去年在里约奥运中以叙利亚难民身份参加100公尺蝶泳5人组预赛获第一名的马迪尼,曾经在2011年海上逃亡中,奋力救助20名不会游泳的难民横越希腊爱琴海。当她和家人逃到自由安全的德国以后,基于奇特惊险的人生阅历,年纪轻轻的她开始致力于更大的任务:促进国际和平。
她说,就算流离失所,没有了国家的保护,她也要尽一份国际公民的责任,促进世界中人们对彼此的理解与支持。她的勇敢与坚强赢得联合国青睐,指派她担任难民亲善大使的任务,为难民发声。她成为史上最年轻的联合国亲善大使。
她说,她想要传递女性运动员独特的坚忍精神,鼓励人们勇于突破现状,克服阻碍。她从未因为难民身份而感到自卑、无助,或愤世嫉俗、怨天尤人。她拒绝任何负面情绪和思考模式。她希望透过自己小小的力量号召更多年轻人的加入,关注国际难民议题。
不凡的生命历练,推升她站上国际舞台,于联合国发表演说,讨论难民议题并传达她的世界观。她更经常受邀出席各种活动,鼓励人们彼此理解和尊重差异,以及永远不放弃梦想。
认清自己的价值 然后勇往直前
马迪尼在联合国的演说中,最令人感动的一段话透露出的睿智程度已经远远超越她的实际年龄,给人们带来更多思考。她说:
如果我们一直清楚记得自己是谁,我们不会感到自卑或伤感。
我们仍然是医生、工程师、律师、教师、学生,就跟在家乡时一样。
我们也仍然是母亲、父亲和兄弟与姐妹。
战乱逼使我们离开辛苦建立的家园,去争取我们应有的和平、自由与梦想。
这就是难民的意义,是我们生命的价值。
跟我一起,不要放弃。

展现勇气的故事即将跃上大萤幕
英国电影制作公司Working Title Films已取得马迪尼合作同意,将其故事拍成励志电影。本片将由曾获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的英国导演史蒂芬·戴尔卓(Stephen Daldry)执导。
除了励志与展现过人勇气部分的主题以外,马迪尼个人积极的世界观和国际事务投入也将是剧情的重点之一。导演戴尔卓非常期待本次拍片计划,他表示:
我非常荣幸也非常振奋,能将这个感人的励志故事搬上大萤幕与世人分享。尤斯拉让我们看到,在失去和平的悲剧中,在生命动荡的人心挣扎面前,还能坚强地展现不屈不挠的勇气与精神。她不顾一切,努力追求梦想的女性智慧与韧性,和追求和平的梦想激励着我们这一代的人。
在现今这个动荡纷乱的世界舞台里,弥漫着许多恐惧和忧虑。但她的故事告诉我们,世界和平是我们的共同梦想和共同语言,比我们的差异点远远重要得多,强调差异只会造成冲突,而理解却带来和平。她的故事传达了一个不畏挑战、勇往直前的普世意义。



责任编辑:方紫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