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不只研究科学,更珍藏美学
在岭南美术馆,收藏众多岭南画派画作,这些名家不仅是胸怀壮志的建国革命先贤,更革新当代绘画精神与技法。邀请你前来欣赏画中的热血雄劲与自然精妙!
春天的中研院,像打翻的调色盘,洒满花朵在阳光下各自缤纷,彩蝶姿意地飞着,抬头看去红艳的木绵花悬在枝头向蓝天高歌,更远的天际是黑鸢乘着上升气流英武盘旋……
没想到这样的自然生气,走进岭南美术馆中,再次跃然纸上,盎然于大师笔下!

岭南画派:师法自然、融汇中西、苍莽雄劲
有感于中研院内硬体设施虽日新月异,但艺术氛围似有不足,中研院在前院长李远哲筹划下,成立了岭南美术馆。
台湾著名的岭南画派大师欧豪年教授不吝捐赠,加上其它收藏家、画家共襄盛举,岭南美术馆共受赠名家藏品一百二十余幅,内容以岭南画派开宗大家为主,而以广东其他近代名家为辅,亦包括欧教授本人作品,作为筹设美术馆之奠基。
欧豪年教授在筹设展馆时,在展厅中央设置桌椅,让来访的人仿佛进入大师的厅堂,坐观其中与作品们对话,并在展柜前摆置灰色鹅卵石,将岭南画派师法自然的雅趣融入展厅。
近代国画不断求新求变,尤其以广东岭南地区的画家们为众人推崇,名为“岭南画派”,也被称为“折衷派”,折衷了古今中外绘画精神与技法之大成,成为近代书画的创新力量。

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皆师出“居廉画师”门下,并赴日本习画,深受世界艺术思想影响,认为国画不能墨守成规,必需要有新的改变。悟出中西绘画之共通处,创作中融汇西画原理技法,并以国画的水墨与哲思为本体,突破国画窠臼。
三位大师都曾追随孙中山先生参与建国革命,皆为胸怀大志之士,并寄思于画。作品常显苍莽雄劲,与时代精神契合,形成岭南画派最大特色。
高剑父先生更提出“艺术革命”的理念,并非全盘推翻传统,而是“折衷中西,融汇古今”,并希望能让大众皆能欣赏艺术,藉由美学陶冶以“改造国魂”。

岭南美术馆推荐必赏
岭南美术馆藏画丰富,其中有几项重要收藏与作者,是造访时必看重点:

【高剑父先生】
留日时加入孙中山先生创立的同盟会,回国后曾参与辛亥革命,加入敢死队,担任中国暗杀团团长,置生死于度外。高剑父先生致力革命,但民国建元后,功成不居终身献身于艺术。
创作多以山川、花鸟、走兽为主题,而飞机、汽车、路旁电杆、时服人物也多入画。善用渴笔、秃笔,分披纵横。苍莽郁勃,自成家法。
他的画风如藤葛之野逸,老树之苍劲,梅、兰、菊、竹之清瘦高雅,走兽之沉雄,加以书法狂草。走笔如龙,与画相合,有浑成之感。

【高奇峰先生】
曾与高剑父先生在上海出版《真相画报》及在广州出版《时事画报》,致力鼓吹革命。民国建立后功成不居,潜心于艺术创作。
高奇峰先生素性孤高,与时流寡合,但对于提携后辈不遗余力,许多有成就之名画家,受其助者为数不少,例如画家许雪秋早年曾受其资助留学。高奇峰先生襟怀之广,与人之厚,辞世前将所有作品,分赠世界各国博物院,并焚亲友债券。
民国二十年比利时百年独立大典,举行万国博览会,其中国际艺术展览大会,高奇峰先生获得最优等奖肯定,高冠世界各国画家。

【陈树人先生】
心存报国,治学之余更主持广州、香港两地新闻笔政,暗中鼓吹革命。陈树人先生留日归国后大半生追随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事业。
创作上特别注重写生,认为︰“写生为绘画基础,无写生经验而成之绘画,等于无基础之厦屋”,直言针砭当时中国画坛因袭之病。
下次来到中研院,除了拜访实验室、漫步于生态步道,别忘了一访岭南美术馆。充满壮志的名家、狂劲高雅的画作,期待与你相会。#
展览资讯
岭南美术馆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五 12:00-17:00;周六 10:00-17:00;周日、周一及国定假日休馆
参观地址│台北市南港区研究院路二段128号(近美大楼三楼)
官方网站│http://lnfam.sinica.edu.tw
──转自中央研究院《 研之有物》(本文限网站刊登)
点阅【研之有物】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