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7年07月08日讯】现代生活压力大,“过劳”普遍受到重视。成大医院表示,“过劳”会增加脑心血管病的风险,引发心肌梗塞或脑中风。
成大医院职业及环境医学部医师蓝凡耘指出,长时间工作可能造成疲劳,疲劳涵盖“想睡觉”的生理层面及“失去继续(投入)工作的动力”的心理层面。
生理上想睡觉时,脑部活动与眼睛反应会减慢,体温、心律、血压、呼吸速率与肾上腺素都会减少,可能打瞌睡,也就是4秒至5秒的短暂浅眠,可能造成工作效能降低、自身受伤或产品瑕疵,甚至危害他人安全或造成灾害。
澳洲研究发现,当驾驶员连续17小时不睡觉,发生车祸风险和酒精血中浓度达每100毫升0.05克(0.05%)的驾驶员相当,是精神良好驾驶的2倍风险;若驾驶员连续24小时不睡觉,车祸风险和血中酒精浓0.1%的驾驶员相当。
蓝凡耘表示,医学上的“过劳”,指的是因工作超时或其他压力因素,使工作者促发心肌梗塞或是脑中风等脑心血管疾病。在实务上,促发脑心血管疾病的工作相关因素,包括异常事件、短期工作过重、长期工作过重及恶劣的工作环境。
在职业医学上,过劳主要根据“睡眠剥夺”理论,因工作占去太多时间而缺乏足够睡眠,促使心血管疾病发作及恶化。研究指出,睡眠时间在5小时以下,相较于6至8小时的人,心血管疾病发病危险性是1.8倍至3.2倍。(转自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