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7年07月18日讯】(大纪元记者赖月贵台湾湾新竹报导)热爱书法艺术和碑刻40多年,林森辉被誉为“台湾第一碑林刻家”,包括国立台湾美术馆碑林、国父纪念馆的中山碑林等,近四分之三工程都是出自其手。碑林有匡正社会、传承古人重要纪录的功能,林森辉说:“人活在世上,不要傻傻的来,糊里糊涂的走,一定要一脚狠狠的踩在地球表面,留下属于自己的脚印。”他希望自己的碑刻作品能够往后流传5千年。
林森辉是屏东人,家境清寒,从小就喜欢拿着钉子在地上刻画,在海边沙滩练字, 当兵时每逢休假日,便远从屏东搭火车北上,到故宫博物院参观,买了门票一进入展览室便流连忘返,中餐只携带一个饭团蹲在角落果腹,一连6天都是如此。
林森辉的举动引起故宫管理员的注意,从原先的责难(蹲在角落吃东西)、不解,到转而欣赏,两周后管理员买了一本碑帖送给他。如此连续六年到故宫参观,奠定了林森辉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基础,并从此苦练书法,数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
“真迹雕刻” 100%尊重原作
林森辉表示,书法家的最高成就是独树一格,而碑刻家却要抱持虚怀若谷的精神,心中只有书法家没有自己。所谓的“真迹雕刻”,讲究的是100%尊重原作者,不能有一丝一毫的误差,也不能加进任何自己的想法,否则雕刻出来的作品就不是“真迹”,也就没有任何价值。
林森辉说,真迹雕刻不论一横、一竖、乃至一小点,都要很精准,有时刻一个字需要花一整天的时间,中国大陆就有修补受损的碑文28个字,花费8年时间的纪录,可见其严肃性。
雕刻碑文和写书法相比,因材质不同困难度相当高,但也因为硬度高才能流传千年不坏,林森辉说,目前发现硬度最高的是印度黑花岗,高达6.5度,估计可保存8千至1万年不会风化,1993年完成的国立美术馆碑林,就是使用从印度进口的黑花岗。
他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尽其所能,将中华文化的精英思想透过碑刻流传下来,让后代子孙不再有“只知有真迹、而无缘目睹”之浩叹。

受命碑林雕刻工程 10个月白了发
1973年,林森辉22岁,创办第一家雕刻工艺社,开启台湾花莲大理石雕刻艺术的鼎盛时期,其后也受聘到美国休士顿和日本横滨市,参与公共艺术雕刻工程,其作品被两国永久保存。
1993年,台湾省立美术馆(现国立美术馆)成立碑林园区,进行名人真迹雕刻工程,林森辉受聘负责四分之三工程,这是他致力以碑刻传扬中华文化的代表作,也被陆媒称为台湾第一个碑林诞生的地方。
美术馆的碑刻工程是由时任省长宋楚瑜所发起,省府组团赴中国大陆参观西安、曲阜、金陵、石窟等中国4大碑林,返台后决定模仿建造,林森辉坦率建言“台湾碑林应有属于自己的特色”,宋楚瑜察纳雅言、信任他的专业,否决了原定计划,将工程交由他与另一名工程人员负责。
碑刻于10个月后完工,林森辉几乎负责了四分之三的工程,由于压力太大、呕心沥血、耗费精力,竟让他的黑发在10月间整头变白,印证了“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了头”的传说,林森辉说,若非亲历其事、无法知其难处。他也为自己写了一首打油诗当纪念,“万古碑林十月成,承天重担集一身,任事勇往不回顾,留名不朽换银丝。”

精心雕制世界最大碑文
1994年美术馆碑林完工后,林森辉又受聘于台北国父纪念馆,负责中山碑林雕刻工程,在国父诞辰纪念日前完工,揭幕当天盛况空前,同年林森辉荣获洄澜奖书法第一名及第二届杰出青年薪传奖。
此后,林森辉即以大型碑刻创作,不断的为艺术写下新页,诸如台北市政府大厅的《礼运大同篇》、高雄英明国中的《水调歌头与赤壁赋》、南投光明之家的《百孝经》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林森辉在国父纪念馆举办个展,在这次展览中,以一件长184.8公尺、高3.7公尺的岳飞手书《前后出师表》最受瞩目,是有史以来世界上最大的碑文,堪称世纪巨作。
为了完成这个最大碑刻的梦想,林森辉整整筹备了10年、花了近新台币400万元、费了一年多的功夫,才雕出这件世纪巨作,在国父纪念馆破纪录展出一整年。
“希望能为台湾与中华文化留下千年不朽的见证”,一直是林森辉的心愿,他说,教育是百年树人,而文化是千年的事业,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再有10年,再刻出300个碑文,往后流传5千年,人生就不虚此行了。


教书法重视基本功
林森辉曾担任中国书法艺术家协会理事、台湾书法学会理事,也是国家文官学院书法讲师,目前更致力于编写书法教材,也开办书法学习班,他说,学习书法让他更能体会“宁静”的力量,更能仔细省思生命的意义。
林森辉偏爱王羲之的字体,每天勤练、苦练,不论横笔、竖笔、起笔、行笔或收笔,一练至少4千遍。他教书法特别重视基本功,也具独门心法,完全没基础的人经过8个月的学习,也能写出一手漂亮好字。除了学习书写的技法,欣赏书法的美感培养,也是教学重点,因为字的编排与布局,会影响整幅字画给人的感觉。
林森辉笑称,自己的书法学习班是魔鬼训练营,书法的好坏在于笔画、而不在于字,笔画中出现最多的是横、竖两种,任何一个句子,横的笔画约占8成,因此他的第一堂课2小时,就是要学生反复以悬肘方式练习,写满5千个横才能下课,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平衡感,也就是扎实的基本功。很难想像练习书法也能带给孩子快乐,过动儿也能坐得住,这点让很多父母相当惊讶。



繁体字之美 让大陆人称羡
林森辉多次壮观的作品展出也引起对岸的关注,很多人从大陆来台湾看展览,中国的书法艺术网站也转载着林森辉的作品,有位大陆人士看完展览后告诉林森辉“繁体字真美!”好羡慕台湾能保存下来,希望有一天中国也能恢复使用繁体字。
长期对两岸情势的关注,让林森辉感触很深,他说中国大陆目前正掀起一股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潮,孩子放学后不是学钢琴、小提琴等才艺,而是学《四书》、《五经》和《弟子规》等中国文化,习近平也下令文官都必须学习书法并列入考核。
这让林森辉亦喜亦忧,他说中国大陆正在复兴中华文化,反观台湾的社会却在大滑坡,性解放、吸毒等乱七八糟的东西都上来了,优良传统文化逐渐消失,“人不治、天治”,真让人忧心。


责任编辑:郑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