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的毒笑话《笑得好》选译

笑得好起死回生 黑白妓的自夸术

作者:允嘉徽
font print 人气: 882
【字号】    
   标签: tags: , ,

清代康乾年间的医家石成金,留下了一些教人养生、长生的著作,比如《养生镜》、《长生秘诀》、《石成金医书六种》等等,此外,他还辑著有两集传家宝--《笑得好》,这笑话集子是教人养心、醒心的,养好心、醒善心。

看笑话怎样《笑得好》?表面看笑话,内蕴看世道、看人心,清代医家石成金的本心是让人找回“好心”--善心。以下为现代读者选译《笑得好》,看一看近三百年前的“毒笑话”,同时,比一比、较一较今昔,愿天下都能“笑得好”,找回人之初的善性、善心。

笑点:黑齿妓闭口藏齿说 白齿妓呲口露齿说

(表情提示:要闭口藏齿说,要呲口露齿说,脸上装得像,才发笑。)

有二个娼妓,一个牙齿生得乌黑,一个牙齿生得雪白,齿黑的那个要藏黑,齿白的这个要显白。

有个人问齿黑的姓什么?那娼妓紧闭着嘴,鼓一鼓腮帮子,从喉中回答姓“顾”。问她多大年纪,她又鼓起腮帮子回答“十五”,再问她能干啥?她又在喉中答说“敲鼓”。

这人又问那齿白的姓什么?那娼妓把口一呲,回答说姓“秦”。问她多大年纪,她又把口一呲回答“十七”,再问她会作点什么事?她又把口大大一呲,尽露满口白牙答道“会弹琴”。

看官们想想,现在的世中人类似这黑白两娼妓的人多吗?一藏、一露,哪方是赢家呀?

石老评语:现今之人略有坏事就多方遮掩,略有好事,就逢人卖弄,像这两娼妓的还真不少。最可笑的是:才有些银钱,便满脸堆富摆阔;才读了几句书,便到处批评他人,以显得自己大有才学;才做得几件平平常常的事,便夸张自己有多能干。看起来,就是这齿白娼妇这一类的。

石老评语原文:今人略有坏事就多方遮掩,略有好事,就逢人卖弄,如此二娼者,正自不少。最可笑者:才有些银钱,便满脸堆富;才读得几句书,便到处批评人,显得自己大有才学;才做得几件平常事,便夸张许多能干。看起来,总是此齿白之娼妇也。@*#

责任编辑:方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外科张医师的小儿子问他:“爸!为什么生病时有人看中医,有人去看西医?”
  • 儿子犯错,父亲责打后,说:“我爱你,才会打你。”
  • 年轻的阿美嫁给七旬富翁,好友问她:“有人说你是贪图他庞大的产业?” “当然不是,我是真心爱他,要不然怎会‘只有我’知道他癌症末期,还嫁给他!?”
  • 甲:“男女双方在结婚时,最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爱情永不‘渝’。” 乙:“那离婚呢?”
  • 一个百岁的老人,别人看他富贵满门、子孙满堂,真是羡煞人了。可是富贵十全的老人却还有桩忧愁事儿,猜猜,他为何攒眉不乐?在百岁寿辰那天……这是选译中国十八世纪,清代石成金的度世笑话集《笑得好》。现代人,看一看近三百年前的“毒笑话”,今昔比一比,也能“笑得好”,笑出自省、回复善性吗?
  • 齐国有个姓国的人,因“盗”发家致富,宋国有个穷人向氏跟国氏请教秘诀,却因“盗”而遭殃入狱。他们两人的“盗”术为何有这般天壤之别呢?
  • 一个“志于仁”的人,不可能有意去做坏事。当然,他在修养仁德的过程中,也可能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犯过错误,做过错事,但他心里是明白的,是愿意改正的,最终会做一个好人的。宋儒说,“苟志于仁,未必无过举也,然而为恶则无矣。”
  • 苏东坡(清玉 绘图/大纪元)
    从宋朝到明清,清明和寒食常常合为一谈,代代欢歌与悲语的记忆在此时空延展,生死交织的特殊时空在此时交叙。苏东坡(苏轼)有言:“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虚掷,四时之变,无如此节者”。东坡的跌宕人生烙在寒食、清明节中的有哪些令他难忘的生命脚印呢?让我们从他的诗集中寻去。
  • 清明节和寒食节这两个节日在古代经常被放在一起讨论,也一起过,那它们的共通点和区别都有哪些呢?还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两个节日的起源是什么,除了扫墓之外还有什么别的习俗,那今天咱们就把这些问题一次都弄明白。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代高鼎《村居》)微风和纸鸢是春日里的绝配,它有唤起人们儿时记忆的特殊能力。可您知道吗,风筝其实已经有二千四百年的历史了,它一开始可不是供人消遣的玩具。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风筝的历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