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7年03月19日讯】拥有丰富航海资历的船长李蓬,曾在海上遇到船只失火事故却临危不乱,更从海鸥身上学到“面对、不逃避”的智慧,他鼓励年轻人,只要有心就能挑战航海工作。
台湾四面环海,经济以对外贸易为主,也造就台湾蓬勃的海运产业,海洋大学今天举行“纵横四海-船长‧引水人的筑梦传奇”新书发表会,纪录领港徐国裕、黄玉辉、刘炜和船长李蓬、李东诚等5位海大校友的海上传奇故事和心路历程。
民国65年毕业的李蓬拥有丰富的航海资历。他表示,早年海上工作长期在外,且对外联系不易,每次上船常得1年以上才有机会靠岸;而现在网路发达,随时能和陆地联系,且航程不能超过1年,但薪水还是很优渥,船长月薪约新台币30万元,就算是三副,月薪也超过10万,是陆地工作的3、4倍,相信对年轻人应该更有吸引力。
很多人觉得海上工作门槛高,李蓬表示,危机处理、团队合作、独立自主等能力都能训练,而且待过海上工作的人,因为能力强,到陆地求职时也是大受欢迎,唯一考量的就是“晕船”,不过“晕船也是可以训练的”。
李蓬指出,就像酒量能练得出来,晕船也可以靠训练来克服,有志航海工作的人,可以先自我评估,了解自己对动态环境的适应性,例如乘坐长途巴士时是否能入睡,只要能睡得着就可来参加航海训练。
在海上工作,难免会遇到危急状况,但更要冷静面对。李蓬回忆,他曾遇到撞船事故,船只又失火,不少慌乱的船员拿着救生圈就跳海,结果最后反而丧生,而他拿着湿毛巾摀住口鼻,让自己保持冷静,最后留在船上灭火,不只成功获救,还获得船公司的奖励,但他也坦言,经过那次事件后,现在看到黄光都会恐惧,让他联想到火。
“不管再大困境,都要面对、不能逃避”,这是他从海上生物学到的智慧。李蓬表示,即使面对大风大浪,海鸥永远面向风飞翔,因为他们知道背对风,就代表死亡的来临,因此我们遇到困境,也应该选择面对,即使失败,也是可贵的经验。
目前在台中港服务的领港黄玉辉表示,当初因缘际会考进航海系,毕业后因家境决定投入跑船,当时公务员月薪仅3000、4000元,而他刚上船实习,就能拿到500元美金,让家境改善不少,之后一阶一阶往上爬,就像无限上升的水平线,一路爬到船长。
事业有成后,他开始寻找新目标,并锁定“航海员的梦想”,也就是领港(也称引水人)工作,相较于航海员经常在海上工作,下船就没薪水,领港多半时间都在陆地工作,还有稳定薪水,但想当上领港,却不是那么容易,目前全台仅有100多人。
黄玉辉指出,领港主要是在船只进港时,引导船只安全入港,因此要具备船长3年以上资历,才有资格考领港证照,除了专业培训外,还要胆大心细,了解当地港湾环境、船只性能、天候等因素,因为只要一个疏忽,就可能造成海事事故,损失几百万元,虽然领港工作风险高,却也带给他很大成就感。(转自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