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鹿港天后宫花灯 四大美人婀娜迎宾

今(2017)年适逢丁酉金鸡年,鹿港天后宫的元宵花灯展以“雄鸡唱韵”为主灯。(曾晏均/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1736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纪元2017年02月04日讯】(大纪元记者曾晏均台湾彰化报导)“花灯吐艳映新春,明月生辉度佳节。”每年新春过年,台湾彰化鹿港天后宫周围街道挂满红色灯笼,张灯结彩喜洋洋的氛围,都会吸引人山人海的游客汇集到这纯朴小镇沾喜气。他们在参访百年老庙祈福的同时,也会欣赏成语“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形容的四大美人主题花灯。

文风小镇赏花灯 传统习俗流传至今

鹿港小镇人文荟萃、文风鼎盛,孕育了许多企业家。走在老街,昔日书香传家的文人气息,从住户家别出心裁的门联上仍可见一斑。过年应景的春联讲平仄、说理、求吉祥,最常见的是嵌入店名,一语多意,创意十足,游客观之不禁莞尔!

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又称上元、元夕或灯节,元宵观赏花灯的习俗最早源于汉朝初年。据古籍记载,唐开元年间,家家张灯结彩,象征学子前途光明,其中也有“彩龙兆祥,民阜国强”之意,风俗流传至今。

“五光十色花千树,姹紫嫣红不夜天。艳艳灯笼高高挂,唯求福祉百万年。”现代作家飒然的一首《元宵》道尽了民众内心祈求平安的渴望。而鹿港天后宫的香客大楼每年都会推出应景花灯展,邀请花灯大师林健儿打造新春花灯,而每年的创意花灯都让游客十分惊艳!

鹿港天后宫2017年的元宵花灯展以“雄鸡唱韵”为主灯。(曾晏均/大纪元)
鹿港天后宫2017年的元宵花灯展以“雄鸡唱韵”为主灯。(曾晏均/大纪元)

丁酉花灯雄鸡唱韵 四大美人展婀娜

今(2017)年适逢丁酉金鸡年,鹿港天后宫的元宵花灯展以“雄鸡唱韵”为主灯,搭配“四大美人”花灯。其制作雕琢精巧,线条极美,王昭君、杨贵妃、西施和貂蝉等古代四大美人亭亭玉立,传统文化结合艺术的巧思,令人拍掌叫好。

天后宫主委张伟东另介绍,宗教类副灯有观世音、韦陀尊者等,工艺之精致,对每个细节都严谨推敲,显示出对神祇的敬畏尊崇。

人物花灯王昭君出塞,弹奏琵琶。(曾晏均/大纪元)
人物花灯王昭君出塞、弹奏琵琶。(曾晏均/大纪元)
人物花灯貂蝉焚香拜月。(曾晏均/大纪元)
人物花灯貂蝉焚香拜月。(曾晏均/大纪元)
西施浣纱。(曾晏均/大纪元)
西施浣纱。(曾晏均/大纪元)
人物花灯杨贵妃,搭配牡丹花灯,尽显雍容华贵。(曾晏均/大纪元)
人物花灯杨贵妃,搭配牡丹花灯,尽显雍容华贵。(曾晏均/大纪元)

“沉鱼落雁 闭月羞花”——四大美女的故事

沉鱼:形容西施

传说春秋时代的西施在越国浦阳江边浣纱,水中的鱼儿看到她的容颜,都惊艳得沉入江底。

落雁:形容王昭君

传说西汉王昭君出塞时,行于大漠途中,远离家乡的悲痛,又想到自己命运坎坷,因而弹起琵琶《出塞曲》。天边飞过的大雁听到曲调的幽怨和感伤,肝肠寸断纷纷坠落于地。“沉鱼落雁”中的“落雁”由此得名。

闭月:形容貂蝉

相传东汉末年,貂蝉在花园中拜月时,有云彩遮住月光,恰好被王允看到,此后王允就对人说,貂蝉容貌之美胜过明月,月亮看到后都躲到云彩后面,故称为“闭月”。

羞花:形容杨贵妃

唐代杨贵妃在花园中赏花时悲叹自己的命运,用手抚花,花瓣收缩,花叶垂下,刚好被宫女看见了,从此传言,杨贵妃与花儿比美,花儿自知不如,羞愧得低下了头。@*

福禄寿花灯。(曾晏均/大纪元)
福禄寿花灯。(曾晏均/大纪元)
观世音菩萨与韦陀尊者花灯。(曾晏均/大纪元)
观世音菩萨与韦陀尊者花灯。(曾晏均/大纪元)
武财神与其坐骑花灯。(曾晏均/大纪元)
武财神与其坐骑花灯。(曾晏均/大纪元)
龙王三太子与风神爷花灯。(曾晏均/大纪元)
龙王三太子与风神爷花灯。(曾晏均/大纪元)
龙花灯。(曾晏均/大纪元)
龙花灯。(曾晏均/大纪元)
凤花灯。(曾晏均/大纪元)
凤花灯。(曾晏均/大纪元)
狮子花灯。(曾晏均/大纪元)
狮子花灯。(曾晏均/大纪元)

责任编辑:苏明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美丽的彩虹自古以来即流传了许多浪漫传说,传说看到双彩虹的人,可以心想事成!国境之南的天空出现双彩虹美景......
  • 从伍龙步道往山上走,步道两侧只有少许早开的梅花绽放迎宾,光秃的枝桠上许多未开花的花苞,正等待着冷冽冬风来催促开花。
  • 冬季的雾台气候瞬息万变,远方山头不时出现云雾飘渺,山中层峦重叠,簇拥着这无尽优美山色,勾起诗人魂上身,遐想置身世外桃源耳根清静,这自然的境界涤荡心中尘垢........
  • “过年”是怎么来的?很久很久以前,关于“过年”有这样的传说和文献记载,一起来看看怎么驱赶年兽?神荼郁垒怎么驱邪?这些传说和文献记载中有什么共通点吗?
  • 历史上北宋大文豪王安石有一则知名的对联,上联“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下联是“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因为这个对联,他成为马员外的女婿,又在科举考试中春风得意,成就“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美谈。对联中提到的“走马灯”,有着悠久的历史,借着花好月圆的中秋佳节,本期“纪载香港”就邀请到生和隆扎作第二代负责人梁金华师傅,详析“走马灯”的历史渊源、特色和手工制作遇到的困难。
  • 位于上环苏杭街,有着百年历史的凉茶老店“源吉林”总店。(刘永康提供)
    一个平日的下午,小弟经过上环苏杭街,看见有百年历史的凉茶老店“源吉林”总店开着,二话不说,走进去见识见识!
  • 一说起端午节的民俗,你的脑海中想到什么呢?应该少不了“粽”吧?印象中,多说粽子起源于纪念、奠祭战国时代楚国的爱国大夫屈原,可是真是这样吗?粽子到底是怎么来的?我们就从“粽”的文字内涵与相关文化民俗来探寻追索吧。
  • 黄历的五月五日是端午节。除了大家普遍关注的粽子口味,古来还有更被关心的要点,那是什么呢?古人重视养生,协和阴阳,在端午节也不例外。有什么具体作法表现在民俗中呢?
  • 过去重门深锁的上水乡应龙廖公家塾(又名显承堂),有186年的历史,被评为一级历史建筑,今年3月12日修葺完工,举行竣工开光礼仪暨例行春祭,首度开放予公众参观。未来祠堂都会定期开放,公众终于有机会一窥这百年祠堂的真容。廖氏第二十传裔孙、显承堂修葺委员会主席廖崇兴接受本报专访,讲述家族百年往事。原来,在显承堂诞生的背后,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廖氏族人为早逝才子圆梦的感人故事。
  • 竹枝词谱写的秋歌多采多姿,词情贴近人心,直写人生,抒发心情,描绘人生风尘中片片真情。玩味其中,一些人生的心情,一些未能安放的追忆,或许得到慰藉,得到净化升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