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7年02月28日讯】交通安全很重要,却无法百分之百保证。国际上强调的失事预防,很多国家都已有完整运输调查机制,台湾要跟得上,除了飞安外,轨道、海运和重大的陆运事故调查也该独立了。
飞航安全调查委员会说,包括美国、加拿大、法国、澳洲、日本、韩国、新加坡,都已将原本只调查飞航安全的单位,扩大为运输安全委员会,任务就调查重大陆海空交通事故的组织。
近20年前,台湾的飞航事故调查由民航主管机关民航局负责,1998年华航、国华航空相继失事,民航局的调查遭“球员兼裁判”的批评。
政府为改善飞安环境,1998年5月,成立飞航安全调查委员会,是台湾目前唯一独立的调查机关,不受任何机关管辖,并有“飞航事故调查法”做为调查法原依据。
多年的努力,飞安会根据国际民航组织标准,建立了严谨的调查与发布报告的程序,并有完整解读黑盒子设备的实验室,所有调查除呈现事实、发现真正原因外,也从各角度分析事故可能潜在的肇因,进一步从各领域,对各主管机关提出专业的建议与改善,调查公信力已被社会接受。
反观轨道、公路、海运重大事故的调查,即使能消极查出原因,也不易积极从预防角度解决问题。
高铁通车前,政府就想成立台湾的运输安全委员会,至今高铁营运已超过10年,但高铁事故的调查仍由负责监理的高速铁路工程局负责。
台铁的事故调查虽有由聘请学者专家参加的“行车保安委员会”负责,但行保会属于任务编组,也欠缺独立性。
机场捷运明天正式通车,横跨双北的环状捷运线、台北捷运万大线、台中市捷运、淡海轻轨,都是未来会陆续加入的轨道交通。
不过,现行捷运事故的调查机制,规范在大众捷运法中,由捷运公司搜集资料调查研究,和铁路一样,对事故调查相关机制,欠缺规范。
至于公路的重大事故,除涉及刑事部分由检单位调查外,仍由公路总局做行政调查。
而海运事故则是由海事评议委员会负责,但调查人员仍是由主管机关决定。
看看国际上进步的做法,轨道、公路与海运的调查该独立了。(转自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