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7年02月27日讯】(大纪元记者施芝吟台北报导)台南市65岁以上的长辈大约有24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5%,老人照护已然成为社会重要议题。白河区公所为解决无法自行备餐的长辈及弱势家庭的午餐问题,推出“呷饭皇帝大供餐计划”,让长者吃着热腾腾的中餐,同时也跟奇美医院合作,进行卫教宣导。

呷饭皇帝大供餐计划承办人徐小姐说,该计划自104年12月16日开办至今有16个社区参与供餐,下个月再增加一个社区。住在昇安里的施讲表示:“一个月一人缴交400元,不用自己煮,方便又好吃。”
白河区公所区长谭乃澄表示,小时候家里煎1条鱼要连吃3、4餐,但自去年12月区公所在9个社区开办“呷饭皇帝大”呷饭厅,每餐有不同菜色,都是为老人家特别设计的菜单,吃得健康又安心。
崁顶福安宫说,区公所办的“呷饭厅”很有意义,决定捐赠2辆餐车。另外,跟奇美医院合作,不定期进行卫教宣导,医师也会来帮长者做健检,包括听力检测、牙齿等。
台南市长赖清德指出,社区关怀据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服务组织,让老人照护更加完善,呷饭皇帝大供餐计划,不只是提供老人热腾腾的午餐,重要的是结合卫教及医疗服务,利用远传4G智慧城市计划,保存长者的健检资料,关怀老人健康,让所有老人都能在社区里快乐过生活。
白河喜庆钻石婚 浪漫婚纱梦想成真
一位穿着白色婚纱的阿嬷,眼角泛着泪光说:“没想到人生已过半百了,还有机会穿上这婚纱,一起跟老伴走红毯,真的很开心!”另一位阿嬷说:“再次穿上婚纱,感觉不一样,这次是跟子孙们一起拍照,昨晚我高兴到睡不着。”
一眼望去,现场数十对银发夫妻,分别穿着西装、白纱正准备携手走向红毯,而两旁促拥着亲人紧握相机捕捉这稀有难得的画面。
这次台南市白河区公所将“钻石婚表扬活动”与“银白鸳鸯大婚礼”等两项活动合并举办,除表扬钻石婚楷模外,同时也为长者们筹办一场世纪集团婚礼,要为年轻时无法穿着白纱出嫁而感觉遗憾的阿嬷们圆一场人生的梦。白河区公所社会课苏小姐说,每年在重阳节前后都会举办一场钻石婚表扬活动,以往长者都是穿着简单的长袍马褂,接受表扬,而这一次比较特别的是,跟守岁圆梦计划中的银白鸳鸯大婚礼结合举办,场面相当热闹温馨。
不仅是一场婚礼,也是梦想成真,守岁圆梦计划能达标,归功于负责白河社区营造的4位替代役,替代役潘人华说,白河区公所推动“呷饭皇帝大供餐计划”,提供中餐给长者,我们也跟长者一起进餐,在闲聊中,得知老人家都有些梦想,我们就想运用自己微薄之力来帮助圆梦,进而与公所协商,经过一番努力才达成共识,“守岁圆梦计划”因此产生。
助圆梦 家人珍惜欢聚时光
替代役王泓钧表示,早年生活困苦,婚礼随便举行,仅有少数几户穿过西装、婚纱,但是都没有留下纪念照,想帮他们达成这个梦想,希望透过这次活动,留下全家福的照片。
由于活动中礼服、造型等经费对公所而言,负担实在庞大,还要顾虑衣服尺寸型式,加上活动时间正值结婚黄道吉日,原本以为希望不大,但活动的消息一发出,就有许多善心的专业造型师、摄影师及婚礼厂商纷纷响应支援,表示愿意义务赞助服装、造型及摄影等部分,大家都甘愿为老人付出而情义相挺,也为活动增添不少喜气,可见社会处处有温情。
白河区公所区长潭乃澄说,这项活动筹备半年多的时间,婚纱不只是年轻人的梦想,老人也都渴望穿婚纱,每位长辈都被装扮的美美的,喜孜孜的。老人总是盼望子女多可以回家看看,而藉由这次活动,增添了家人再次欢聚的时光,为人子女的无不盛装打扮,现场22对阿公阿嬷,加上亲友超过300位参与,场面盛大。
见证美满婚姻 情牵一甲子

家属们携家带眷有的阖家参与,有三代同堂、四代同堂,其中施氏家族的子孙也从各地赶回来参加婚礼,从新竹回来的施惠圩说:“这是一个很棒又有意义的活动,可以弥补有些阿公阿嬷没有完成的愿望,也可以让他们回忆起以前那段快乐时光,家人也能借机相聚在一块,看到阿公帅气,阿嬷美丽的模样。我觉得很有意义,希望这个活动一直延续下去。”
阿嬷施吴票说:“很开心能够穿上婚纱,加上子孙都有回来,真的很感动。”媳妇周小珍表示,能够看到公公婆婆穿婚纱,真的很特别,可以感受到他们很开心,而且亲友都回来了,真的很高兴。
白河区公所表示,这次活动能顺利完成,感谢各界人士的协力赞助。在筹备过程中,赞助厂商从活动流程规划、衣服妆容等无不绞尽脑汁、努力突破。苏小姐说,家属认为这活动蛮有意义,也有机会跟老人家互动,很棒的。虽然第一次举办,比较不周全,但是很多家属给予勉励,还蛮有成就感的。
乐声响起,22对银发佳偶们携手步上红毯,现场所有来宾及家属共同见证这段情牵一甲子的美满婚姻。

穿制服背书包 公嬷上学趣

白河区目前正走向高龄社区,社造替代役走进社区后,发现社区的老人时常感叹年轻时没机会上学,留下深深的遗憾,替代役决定要让河东社区老人家快乐的上学去。
河东里长刘朝仁说,早期因为经济关系,没有读过书。为了让阿公阿嬷体验上学的滋味,白河区公所很用心,准备印有“河东国小”字样书包、帽子以及绣有自己姓名白色上衣,女生深蓝色裙子,男生长裤。开学日阿公阿嬷背书包、戴帽子、穿着学生制服。

20多位老孩子穿着学生制服,戴着黄色小帽,背起绿色书包准备出发上学去,刘朝仁亲自带着阿公阿嬷排队进入河东国小校门口,河东国小校长萧敏华也亲自在校门口迎接这群长辈们。这群老学生到学校遇到校长很有礼貌地说“校长好!”
进入教室后,由陈幸梅、苏俊凯主任担任指导教师,低年级教师李慧珊、涂琼文从旁协助,大家自我介绍,十分逗趣,并推选吴万江阿公为班长。陈幸梅表示,上课内容有注音符号、数数和画画课程,为增加学习活泼性以及增进祖孙间情感,学习注音符号由一年级学生朗读课文,数数课由二年级学生领读1~10的数字。
人生无遗憾 助人最有意义
上了半天课下来,长辈们并不觉得累,反而感觉回到“国民学校”时代,唤起许多儿时回忆,并且很感恩白河区公所及河东国小们让他们拥有这难忘的回忆。石清阿公表示,活了一大年纪,没有上过学,当学生很开心。沈月娇阿嬷说,没有上过学不认识字,当学生背着书包到课堂上课,体验儿童上学的滋味,很开心。吴万江阿公说,当学生滋味有说不出的兴奋,希望能继续办理类似学习活动,真的很有趣。
白河区公所表示,能帮阿公阿嬷达成年少时不能完成的愿望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未来将持续推动长者的圆梦计划。
替代役圆梦 白河迎新活力
白河是迷人恬静的农村,一年来社造替代役在白河社区不断深耕,活化了社区活动中心,他们用心贴近社区长辈们,决定为长者筹办圆梦计划,由于社造替代役的创意及设计,给社区带来活力,与里民也有了良好的互动。
民国105年(2016年),从外地来了4个不会讲台语的社造替代役男,到白河区公所报到,对于人生地不熟的白河,他们要怎样开启社造工作?经过一番脑力激荡,拟妥了一份“守岁圆梦计划”,他们希冀凭借着自己的专长,全身投入社区参与营造工作。
制作团圆椅 发想圆梦计划
经过替代役男们的引导,阿公阿嬷们渐渐的也能敞开心扉,接纳替代役,并点燃自己学习的热情,踏出了活化社区的第一步。替代役们带着电子琴,借着音乐旋律,透过简单的动作,带动社区长辈都动起来了,舒缓身心、活络筋骨,在带操过程中增进了彼此的情感,社区长者无不乐得笑开怀。
乡村的农家,寻常可见的长板凳,容易勾勒起一家人团聚进餐的温馨画面,替代役男们找来废弃的木材,并请家俱工厂进行裁切后,组装及彩绘各式图案,成品目前展示于公所走廊,不只美观,也成了民众洽公休憩的好所在,而“团圆椅”象征着团圆守岁,由此激起“圆梦计划”的起点。
拍微电影 传递乡情的呼唤
替代役倾听着长辈诉说自己过往的青春岁月,彼此有了良好的互动,长辈把替代役当成自己的孩子般看待。为替长辈圆这场梦,他们规划了:圆梦小学堂和银白大婚礼,试着将年少时没办法上学及结婚时没办法穿婚纱的遗憾抹去,决定将梦境变成真实。
在白河度过的200多个日子,他们用相机捕捉过程、写下纪录,并剪辑成一部部微电影,希望透过影像的魅力,从白河传递出去,冀望在地青年能因此感受到自己家乡“白河之美”,关怀长辈,服务社区,返乡为自己的家乡略尽一分人子的棉薄心力。◇
责任编辑: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