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全球最大的博彩平台官网-全球最大的博彩平台开户-全球最大的博彩平台注册

书摘:戈麦高地记忆的眼睛(2)

作者:柴春芽

《戈麦高地记忆的眼睛》(远足文化出版 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60
【字号】    
   标签: tags: , , ,

*2005年9月6日 晴

从那无路的山坡上牵马下来,冲翁三郎骑马向另一个山头驰去。那里坐落着他的家。

小翻译根秋泽仁告诉我,大概是十五年前,昌都一位名叫阿贡智格的转世喇嘛资助了六十八名儿童在德格学习藏医,十三岁的冲翁三郎就是其中之一。后来,阿贡智格仁波切去了印度。如今,七十多岁的阿贡智格仁波切又资助了六十多名儿童在德格中学就读。

冲翁三郎藏医学成之后,在一个地理位置极其偏远的乡镇卫生院上班。但是很快,他就放弃了这份工作,因为工资太少。他有一个做生意的哥哥,不再愿意回到戈麦高地。他有一个姐姐,抛弃了未婚先孕生下的女儿清明湛玛,跟随一个商人去了城市。他还有一个妹妹,名叫甘秋绒姆,帮助父母放牧二十多头犛牛。

我和四郎瑙乳骑马,顺着一条青稞地边的小路,上了山岗。戈麦小学就在那山岗上。

早有牧民守候在校门外的平地上。他们脸庞黝黑,带着笑容,这使得他们的牙齿显得很白。

低头进门,三十三个孩子夹道欢迎。三十三条哈达献上,堆满我的脖颈。三十三张又黑又脏又羞涩的脸庞一一闪现。

我心中突然有种莫名的感动。

他们将是我的学生。

隐约之间,我仿佛看见了童年的自己。

*2013年8月15日 补记

我所拍摄的很多照片里都有马的身影,因为戈麦高地上的人们在最为日常的生活中,都不能允许马的缺失。马几乎负担着一切。

这里的马属于蒙古矮种马,四肢短粗,脖颈强壮有力。高峻的山地给它们造就了非凡的耐力而不是速度。在戈麦高地,速度意味着死亡。

从石头上开凿的山路极其陡峭。如果从马背上摔落,迎接你的就是悬崖或者深渊。时常有盘旋的秃鹫、忽上忽下的红嘴乌鸦群和迅疾掠过的鹰隼,隐现在你脚下的雾霭里。有时候你会经不住想要跳下悬崖,骑在飞禽的翅膀上,就像你在乘坐飞机靠近舷窗时,看到那棉花团一样的白云总是抑制不住想要跳进云朵里的渴望一样。

我曾体验过这种濒临死亡的感觉。那是冬天,牧民全都搬离夏季牧场,回到村庄。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曾佩、美青年格佩、小翻译根秋泽仁和刚刚退伍的高大英俊的炮兵中士朵登,还有我,我们一起骑马去牧场给一户牧民盖房子。

我好像在什么地方说过,从村庄到牧场,徒步需要三个多小时,骑马的话,其实也快不了多少,因为山路崎岖、坎坷、狭窄、陡峭,而且还布满小石子,好多路段(我指的是在紧靠岩崖的地方凿出的其陡无比的小路)不得不从马背上下来,牵马攀爬。一般情况下,骑马是为了解除徒步的辛劳,而不是为了节省时间,以便尽快到达。

时间概念在戈麦高地上是缺失的。有时候你会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时间消失了的宇宙的边缘地带。然而,就是在这样的路上,他们决定赛马,以显示自己的勇气和骑术。这是青春期的孩子们用另外一种方式好勇斗狠,就像生活在县城里的藏族青年用刀子和拳头来好勇斗狠一样,都是为了消解内心的困乏和智识的贫瘠。

为了省去备鞍和卸鞍的麻烦,他们在出发前只在马背上铺了一条羊毛毡。当然,为了我的安全,我用了骑乘的马鞍。但这给我造成一种隐约的羞辱。我曾试着不用马鞍骑马,却没有成功。

这一挫败,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人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变得越来越懦弱的,因为在我还是个十二岁的少年时,我就跟这些藏族青年一样,骑跨在我家那匹枣红马光溜溜的脊背上,两手抓紧马鬃,在村庄和泉水之间那条坚硬的沙砾路上狂奔。我必须克服这种被年龄和经验培育而成的懦弱,以便学会平静地面对死亡。

我们之所以懦弱,是因为惧怕死亡。于是,我欣然加入赛马的行列。起先,在一块弋割过青稞的稍微平坦的空地上,我们拽动马勒,将马并成一排,然后齐声吆喝,一, 二,三……马冲了出去,开始抢夺空地尽头那唯一一条通向牧场的小路。

我骑着一匹黑色小马。它躁动,但体弱,很快就落在别的马后。然后,我们在那下临悬崖的小路上奔跑,尤其是在下坡时,由于马的前腿较短,所以马跑起来也很艰难,而人在马背上面对马头前那倾斜的小路,会有一阵阵地晕眩,而且心会时时收紧。

最后,我们骑马冲出小路,在一个遍布石头的山坡上奔跑。突然,我的小黑马四蹄陷入乱石。它的身体剧烈摇摆,几近跌倒,快要将我摔离马鞍。有那么一瞬间,带着拥抱死神的欣慰,我预感到自己要么会被石头撞死,要么就会摔断骨骼。

*2005年9月8日 晴

小翻译根秋泽仁第一次出现在我面前,是在德格的朋友喜饶多吉家里。他的穿着打扮就像一个小城市的叛逆少年,宽大的工装裤,红色运动T恤,当然,都是产自南方村镇小作坊的仿冒品。

小翻译根秋泽仁小学毕业后,曾在德格寄宿学校读书,后被美国一个基督教的教会学校选入,到昆明读书。在教会学校,他学会了汉语,也能说几句简单的英语。在戈麦,他是惟一能够进行藏、汉翻译的人。

别看他才十六岁,贪玩和不服管教的恶习,令他连连触犯教会学校的校规。两年之后,他被勒令退学。小翻译根秋泽仁重回戈麦高地。德格和昆明的城市生活开阔了他的眼界,这使他看上去完全不像一个牧民的孩子,而是更像一个小县城的纨绔子弟。

没有小翻译根秋泽仁,我的生活难以想像,在整个戈麦高地,没有几个人会说汉语,甚至包括民办老师三郎多吉。

三郎多吉十二岁的时候开始上小学。当时,只有一位民办老师。过了几年,那位民办老师死了,三郎多吉接替了这位启蒙老师的位置。

从1983年到1990年,他每月的工资是57元,1990年到1996年,每月工资调到80元,1996年到现在,他的月工资是150元。

他有三个孩子,大儿子朵登去当兵了,很快将退伍回家,女儿在戈麦高地放牧,小儿子在德格寄宿学校读书。他的妻子扎西丹措有病,总是恶心和呕吐,无法放牧。

最近,他在送小儿子去德格上学的时候,顺便带着妻子去医院看病。为了付医药费,他卖掉了两头犛牛,而他家总共才有九头犛牛。◇(节录完)

——节录自《戈麦高地记忆的眼睛》/远足文化出版社

责任编辑:李昀

点阅【戈麦高地记忆的眼睛】系列文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当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没办法说出自己想要什么,所以当我们饿了、热了、冷了、痒了、痛了,我们期待有人能够知道,并且立刻照顾我们,满足我们的需求,当我们被这样对待了,我们就会感到安全舒服。”
  • 痛是好事!痛是身体给我们的警讯!
  • 让平住在我家,却又不信任他,显然一点道理都没有。我这人脾气很坏,孤僻独居,疑神疑鬼,而这也是我能活这么多年的原因。除了我之外,最后一个住在这屋檐下的是查洛,但那也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
  • 荷妮猛然觉得全身发寒,她紧紧抓住眼前的座位,牙齿开始格格作响。 乔装成美军的士兵还在前座交谈,吉普车驶进一条林间小路。荷妮感到焦躁不安,幸好他们还无法察觉到──还没有。事情一定要有个了结。必须如此。就是现在。
  • 不过,由于他的一位恩师退休住到圣布里厄来,便找了个机会前来探访他。就这样他便决定前来看看这位不曾相识死去的亲人,而且甚至执意先看坟墓,如此一来才能感到轻松自在些,然后再去与那位挚友相聚
  • 母亲不提这些,反而不停地提起在布拉格发生的事,提到伊莲娜同母异父的弟弟(母亲和她刚过世不久的第二任丈夫生的),也提到其他人,有的伊莲娜还记得,有的她连名字都没听过。她几次试着要把她在法国生活的话题插进去,可母亲用话语砌成的壁垒毫无间隙,伊莲娜想说的话根本钻不进去。
  • 当时为什么会选择紫、黑、白这三种颜色?制作玻璃彩珠的新手只要挑选三种不同颜色的玻璃棒,用瓦斯喷灯加热的同时,好像在卷麦芽糖一样卷在不锈钢细棒上,做成圆形。总共有二十种不同颜色的玻璃棒,可以挑选各自喜欢的颜色。
  • 圣若翰对炒蛋很有一套。爱德华问他炒蛋的秘诀,圣若翰说他从来不一次炒,而是分几个步骤。爱德华也跟宝拉说了这个诀窍,现在也坚持要教我。
  • 虽然把他叫醒算是为他好,但梦境也是回到过去的秘密通道,是和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无法见到的人交谈的时间,即使再怎么悲伤和痛苦,也不想受到任何人的干扰。国政之前因为曾经有过亲身体会,了解这件事,所以不敢贸然把源二郎从梦中叫醒。
  • 早期的水手拥有一定的航海及造船技术,因而能够找到启程及归返的海路。我们只能臆测这些技术的内容,至于他们踏上旅程的原因,所知则更为稀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