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7年11月09日讯】一位女士在一间肉品加工厂工作。有一天,她完成所有工作安排,走进冷冻库做例行检查。
突然,库门毫无预警地关上了,她被反锁在里边,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虽然她竭力喊叫、敲打,但却没有人发现异状。
时间不停地流逝,来到了下班时间,厂内工人大多已离开,这使得这名女士被发现的机会更加渺茫。在冰冷的房间里,没有人能听见里面这位女士的求救声。
5个小时后,这名女士已渐渐失温。没想到在她濒临死亡之际,工厂保安竟然打开了冷冻库的大门,顺利救出这位生命垂危的女士。

女士恢复意识后,得知是一位保安发现她被困在冷冻库里,她好奇地询问保安:“你怎么会去开那扇门?这并不是你的日常工作。”
保安解释说:“我在这家工厂工作了35年,每天都有几百名工人进进出出,但你是唯一一位每天早晨上班向我问好,晚上下班跟我道别的人。许多人对我视若无睹,而你和他们不一样。
“今天,你像往常一样来上班,跟我问声‘你好’;但下班后,我却没听到你跟我说‘再见,明天见’。
“于是,我决定去工厂里面看看。我期待你的“你好”和“再见”,因为这话提醒我,我是谁,这让我非常开心。
“没听到你的告别,我知道可能发生了一些事。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工厂每个角落寻找你。”
经过保安的这一番解释,才让女士恍然大悟。这名女士素日里看似不起眼的问候,却成了她危难之际的救命关键。
这个故事让我们懂得要关爱和尊重周围的人。每天多花一点心思注意自己周遭的人事物,也许有一天这份不经意的付出会替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转机。
无声的尊重
无声的背后,饱含着温暖与尊重。这是我在德国的切身感受。
一个冬日的傍晚,我如往常一样加入候车队伍,等待回家的公车。候车的有五六人,有序而安静。此时,一人牵着一只狗,从远处走来。
暮色下,那身影被路边的灯光镶上一层金边,尤为醒目。
渐行渐近,只见年轻男子高大魁梧,腰板挺直。紧贴着他的德国导盲犬配有专业的拉杆──这是导盲犬的标准装备。“哦,他是一位盲人。”我心想。

男子徐徐走向车站,在候车队伍的不远处停了下来。
没有人招呼那盲人男子,我正犹豫着是否上前领他过来。却不知候车队伍中为首的中年男子,瞬间收起手中正在阅读的书籍,已然大跨步走到盲人男子身后。
其他候车人也陆续紧随其后,没有一丝骚动。我身旁一个火红短发的朋克女孩,瞥了一眼导盲犬。想必是怕烟味影响到它的嗅觉,她稍作迟疑便掐灭了刚刚点燃的烟,跟了过去。
一个新的候车队伍,在一人一狗的身后排开。陌生的人们在无声之中达成的默契,令我惊异。
沉默依旧,直到公车到来。“您稍等一下,我这就……”司机刚要离开驾驶座准备搀扶盲人男子上车,被他礼貌地回绝了:“谢谢,不用。”盲人男子执意在导盲犬的引领下,自行上车。
时值下班高峰,车上已满是乘客。然而,自那名男子上车后,人们迅速向后部集中,在原本狭促的车厢里为他腾出了一小块空间。
紧挨着司机身后,坐着一位约莫六七岁的小男孩,站在旁边的妈妈猛地拉起小男孩,让出了座位。虽然妈妈举动突然,但乖巧的小男孩没有流露一丝不悦。
这时导盲犬抬头看了一眼,便将主人引领到空座上,然后静静地趴在一旁。这些过程,盲人男子全然不知。
司机问男子:“您好,您要去哪里?”
男子回答:“您好!我要去莫尔大街。”
“好的,陛下!”司机诙谐的回答惹得车内一阵欢笑。汽车载着欢乐的人们继续前行……
车上,人们都在默默地打量着憨态可掬的导盲犬:即使在急转弯的时候,它也努力保持直视前方的姿态,神情十分专注。
车上所有乘客与平日里对待宠物狗的情形不同,没有人试图去抚摸它,或是用手机拍照。我旁边那位原先让座的小男孩,慢慢举起手中啃了一半的面包,想上前去喂它,被妈妈及时制止并悄声耳语:“它在工作,有自己的职责,不要打扰它。”
听到“工作”一词,小朋友立刻缩手退了回来。
小城不大,男子很快到站了,与司机简短道别后,与导盲犬下了车。公车内沉默依旧。短短几分钟的乘车经历,让我在沉默中体会到了无声的关爱、深沉的尊重。
窗外,寒风习习。心里,暖意融融……
所谓爱,并不是要惊天动地大声喧哗,或是刻意表明:“我们在尊重你,我们在关爱你。”有时,那份真切的关爱就是这么简单平常、无声无息,但是你肯定能感受得到。
──转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责任编辑:杨丽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