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大乐透开奖结果今天- 线上博彩全攻略 shouye
特色人物

用“交友”逆转人生!

吴齐殷因要求太高而被学生昵称“机车行老板”, 但房间内仍随处可见和学生如朋友般的合照。(《研之有物》提供)

研究“交友”的重要性

如何交友是门学问,而在台湾真的有人把交友当成一门“学问”在研究。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吴齐殷研究员,高中时因为好朋友而开了眼界、改写人生,这样的经验让他毕生努力研究:能否透过社会学的“友谊网络”结构,也帮助逆转家庭弱势青少年的命运!

每个人的出身就像《游戏王》漫画中的怪兽卡,有些人含着金汤匙、天生攻击守备力皆高,在游戏世界中成为胜利组。但有些人一出生是弱势小怪,攻击守备力皆低,需要各种魔法卡加持来扭转局势。而“朋友”就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魔法卡,帮忙打出漂亮的人生战斗。

虽然人生不像《游戏王》有既定的游戏规则,但能否从社会学的“友谊网络”中找出可以普及化的互动模式,帮助家庭弱势青少年发展更好的前途,是中研院社会所吴齐殷长期投入友谊网络研究的原始目标。

问:人生中哪位朋友令你难忘?

从小我家经济状况不好,家里的聊天语汇从来没出现“出国读研究所”这件事。但最后我还是到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读了社会学硕士和博士,刺激来自于高中同学的家庭。那位同学出身公务员家庭、有两个姊姊,去他家玩的时候聊天内容是大学毕业后要做什么、出国读书的规划,我才惊觉原来未来可以有这些选项。

如果我没有到同学家开眼界,不知道如何增强自己的外语能力、做哪些出国准备,可能高中或大学毕业后家人叫我去工作,我就会直接去工作了。

问:读“社会学”好找工作吗?

我高中读自然组,会就读台大社会系完全是因为“分数”的关系,一开始完全不知道社会学在干什么。(爽朗地哈哈笑)大学读了四年,毕业后还是不知道社会系可以做什么(又爽朗地哈哈笑)。

我们 1984 年毕业, 1985 年当兵退伍出来,全班男生没有一个人就业,因为拿着社会学的学历去应征,公司说你没有专长,不像会计或统计专长还有一个对应的职业。那时刚好又遇到 1985 年台湾经济最萧条的时候,万念俱灰。

穷途末路之下,想起去高中同学家玩的经验,决定考英文、准备出国读研究所。在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读社会学硕博士时,我遇到的教授是“搞方法”的,教了一些分析资料方法,我的社会学是在美国重新学习的。这些分析资料的方法,让我后来可以用大量资料来研究青少年“友谊网络”,回台后侯崇文(前嘉义市副市长)找我去台北大学犯罪学研究所教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社会网络,因为台湾没有太多老师在教,结果就一直持续到现在。

问:“社会学”对社会有什么用?

学习社会学的人,比较容易看得清楚“社会的不平等”,进而兴起一股热忱,想透过研究来帮助弱势。

例如一些能含着金汤匙出身,再加上自己努力的孩子,发展没什么大问题。若其他青少年的家庭背景没那么好,这辈子发展的路程就有可能比较艰辛。社会学最重要的是,如何在生而不平等的阶级中,让立足点可以拉近一些,让大家都能运用自己的努力和聪明才智,换取在社会上的位阶。

“当大环境不利于出身背景较差的青少年,还有什么途径可以帮他们?”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以我自己高中时的生命经验出发,如果自己的“家庭”没有机会,那就从“朋友”处找机会,让自己的未来能够有机会挣脱原生家庭背景的枷锁。但最重要的是如何结交到这种“对的”朋友?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于是我们就进入台湾各地的国中和高中班级,长期观察、纪录与分析不同家庭背景青少年的“友谊网络”变化情形。

问:台湾的社会有什么问题?

台湾没有像美国中西部的社区中,有教堂这种位于社区中心的机构或组织,尤其都市化后,社会和家庭之间没有类似的“中介社群”,能提供家庭功能不彰的孩子另一个庇护所。

之前美国中西部发生农业危机,很多家庭破碎、小孩没人顾,但还是有些小孩在这情况存活下来,而且成长地很好。因此有研究长期追踪这些小孩的生活,从各种表现中找关连性,试着回答是什么原因影响这些小孩的成长。当时研究结果发现,尽管家庭背景不好,但如果生活中有其他社会机构,例如教堂,能适时提供援手,让这些小孩受到庇荫,则其前途也能有发展很好的机会。以美国中西部为例,教堂是稳固社会的重要社群,友谊网络成为孩子之间互相协助的力量。你的家庭破碎了,他的家庭也破碎了,教堂供你们吃住,剩下的学习就靠你们自己互相帮忙。

以前台湾还有眷村,今天小孩混到谁家,谁就负责把你喂饱,但自从都市化之后,即使住在同一栋公寓,也往往互不认识。现今青少年就剩下班上同学的友谊网络,是唯一可以进到别人家庭、刺激交流的机会,所以我们的研究就从台湾国高中“班级”着手。

问:研究发表后,会发现背后中箭吗?

研究论文发表后,本来就会引起大家不同反应,有些甚至是直接在面前大刀狂砍(边说边挥舞着手刀)。但不要说是别人,有时候自己的研究结果就会直接浇了自己一桶冷水。

如果不知道箭从哪里飞来,就不会知道接下来研究该往哪个方向修正,这是研究必经的重要过程。

例如,高中时我家境比较不好,但和家境比较好的同学往来,改变了我的视野,所以从这个经验出发,我们研究假设“家境差”的小孩和“家境好”的小孩成为朋友,可以受到牵引往上成长。结果我们观察国中生连续三年的班级友谊网络互动,发现并非如此。研究发现,不对等的家庭背景交友互动,是强化“家境好”小孩的自信,反而“家境差”的小孩一直在付出资源,甚至造成心理负面影响。残念!但因为我的个人经验是发生在高中时期,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分析高中班级的资料,看看青少年在高中身心发展更健全之后,是否能在友谊网络中察觉到对自己较有利的发展方向。@#

──转自中央研究院《 研之有物》(本文限网站刊登)

点阅【研之有物】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