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岁月初圆 元宵节灯谜会
元宵十五夜,新岁月初圆。在中国古典小说大师曹雪芹的《红楼梦》中也有元宵春灯雅谜宴的灯谜应节应景诗。看看曹雪芹让林黛玉写的元宵灯谜,追忆当年红楼梦底的一缕轻烟预示的繁华聚散。
曹雪芹繁华落尽红楼梦
曹雪芹(公元1713-1763或1764年)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清满洲正白旗人,家居北京,祖籍辽宁辽阳,一说铁岭或河北丰润。曹雪芹出生时,曹家已经是三代望族。康熙年间,从他的曾祖曹玺,经祖父曹寅,到父亲曹頫三代继任江宁织造一职六十年。雍正初,父亲曹頫因故遭牵连,被革职抄家,曹府的繁华落尽如烟灭。

曹雪芹很健谈、工诗词曲善画,晚年他迁居北京西郊,以十多年(1780-1792年)之功,着《红楼梦》,人生的经历与洞察尽入红楼梦中,增删五次,终未完成,成了中国文古典学沃土上的奇书之一,让多少人捧书而情迁、掩卷而叹息?
人生的荣华与贫困演替、生发与幻灭点滴在曹雪芹心中,也有了勘破的洞察,不正是他的〈春梦歌〉五绝所唱:
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
元宵节猜灯谜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元宵走马灯谜会,人间好景正当前。花花世界大观园里,逢佳节,贾母大设元宵春灯雅谜宴。曹雪芹“让”林黛玉写的元宵灯谜,藉谜底物品藏人生“暗喻”,林黛玉也用这一物玩迷藏,透露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猜猜谜底“这东西”是宅第里哪个很实用的物品呢?即使是个小东西也要让刘姥姥大开眼界吧!
林黛玉元宵灯谜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无两缘。哓筹不用鸡人报,五更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月阴晴任变迁。
──猜一物
朝罢谁携两袖烟:“这东西”一到早晨,仅剩下两袖轻烟。寓含意荣华之后,富贵一无所藉,只剩轻烟般的回忆。
琴边衾里无两缘:它不是弹琴时焚的琴边香,也不是衾被用的熏香。“两无缘”是林黛玉对贾宝玉两人感情结局的预示。
哓筹不用鸡人报,五更无烦侍女添:“这东西”很好,用了它就能知道几更天,不用宫中“鸡人”来报晓,也不用侍女在五更时把水添到铜壶更漏里。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这东西”朝朝暮暮都用得到,日日复年年都用得到。用它的时候,从头点上去,从外烧到心去。“焦首煎心”是林黛玉以物自况,比况自己的感情朝朝暮暮、年复一年都处在煎熬之中。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月阴晴任变迁:“这东西”和光阴有关系,时光荏苒任它去、风月阴晴不随迁。一更又一更,光阴荏苒它也一去不复还!“这东西”提醒人:要珍惜当下唷!珍惜每一时每一刻分分秒秒的人生!
林黛玉的灯谜谜底“这东西”是什么呢?贾政道:“这个莫非是更香?”(《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猜到了吗?
更香是古人特制的一种报更用的香,根据香燃点后的长短来推算时间。在唐代的著作《艺文类聚.卷十八.美妇人》提到〈淇上戏荡子妇诗〉中就有出现“更香”一词。
注释*:早晨的更点数目,用“筹”计算,筹就是竹签,故称“晓筹”。
@*
责任编辑:方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