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嘉庆时代朝中权贵盛行下围棋,因此四方擅长棋艺的人都聚集到京城,当时的著名棋手中以海宁的范西屏最为杰出。有一个比范西屏早出名的黄某,与朝中权贵交游很久,被称为围棋国手,年龄也比范西屏的岁数长一倍。等到范西屏进入京城以后,黄某与范西屏较量,黄某失败了,因而最后羞愤而死。从此以后,仰慕范西屏的未尝不同情黄某,但是人们并不知道这其中的天理报应。
天理报应
在黄某死前的二十年前,曾经有过这样一件往事。
那时,有一个富春人韩生住在某部郎家,韩生很擅长下棋,可是人们并不了解。一天,部郎邀请黄某下棋,韩生在一旁作壁上观。下完棋以后,韩生对部郎说:“黄某的棋艺虽然名盛一时,但是依我看来,他的攻守方法,还没有达到很完善的地步,谁说他是无可匹敌的?”
部郎听了很惊讶,就又邀请黄某与韩生对局,黄某看到韩生年轻,心里很轻视他。等到布局的时候,才发觉韩生的布局有不同寻常的地方,便极力防守,但是总是穷于应付。黄某有时也乘机走出奇招,但是韩生信手应付。一连下完三局,黄某都失败。黄某便推开棋局,起身说:“我今天正好赶上犯了老病,过些天再和你决一胜负。”此后黄某的声名稍稍下降,而韩生的棋艺逐渐有了知名度。
当时有个姓王的也非常精通棋艺,听说韩生有些名气,便请人邀他下棋。两个人从早晨七点开始一直下到中午,连和了二局,末局韩生输了半子。其实,因事前请韩生下棋的人曾经叮嘱韩生,说姓王的好胜,韩生想博得姓王的欢心而又不毁坏自己的名声,所以在进退之间不失分毫,故意输掉半子。但是要取得这种两全其美的效果,他用尽了心力,所付出的劳苦,要比平常下棋多几倍。
当时黄某已经探明其中的情况,等着韩生和姓王的下完棋一出来,就拦住他说:“今天我希望拿出全部本领决一胜负。”韩生因已用尽了心力,苦苦地推辞。黄某坚持要下,韩生才勉强答应。等到争夺一角的时候,韩生反复凝思,好长时间不能落下一子。黄某就用冷言冷语逼迫他快点落子,韩生脸色顿时改变,嘴里喷出几升血之后就气绝身亡。
二十年后 往事重现?

过了二十多年,黄某被年轻的范西屏击败,也是气绝身亡,知道了这件事情前因后果的人都说:这范西屏是韩生转世,天的报应呵。
相传范西屏童年的时候,就已经精通十个棋诀,名闻山东省。范西屏进入京城以后,黄某还在,当时的围棋名手设下赌彩,邀请他们两个人比赛。棋局开始尚分不出胜负,也是以一角来决定上下。范西屏看到黄某握着棋子不落,就说:“先生大概不想再战下去吧?”黄某忽然变了脸色说:“做孽呀!这是老天要夺我的命啊!又何必再争下去呢?”刚刚推开棋局,就倒地而死。
《桃花泉》棋谱
嘉庆初年,范西屏曾经到过上海。当时上海的倪克让棋艺属第一,其次像是富克禄等数人也都非常精通棋艺。只是倪克让不屑于跟别人下棋,而富克禄等人则经常在豫园设局,招引四方棋客争名夺利。
范西屏刚刚来到棋馆,观看别人下棋,看到一个棋客要输,就给他指出漏着。在场的人恼怒地说:“这是赌彩,怎么能允许多言多语!你既然精通棋艺,为什么不来决一胜负?”
范西屏说:“可以,我下棋不禁止别人帮腔,你们可以一起上来参加比赛。”
棋局还没下到一半,大家就不知所措,于是急忙去向富克禄报告。富克禄入局比赛,请求范西屏让出三先,下完局,富克禄输了。又请求范西屏让出三先,又输了。
大家就去向倪克让报告。倪克让来了之后,推乱棋局说:“这位是范先生,你们怎能是他的对手!”不一会儿,这件事就普遍传开了。上海的富户就聘请范西屏,在榻西仓桥的潘宅,让范西屏同倪克让对局。范西屏让倪克让四子,观阵的人根据棋局撰成图谱,名字叫《四子谱》,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桃花泉》棋谱(注)。
资料来源:《清朝野史大观》
注:范西屏的《桃花泉弈谱》二卷,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影响,价值最大的古谱之一,对后世棋手影响很大。@*
责任编辑:古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