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中的劝善名句(8)
图为清 沈宗骞《竹林听泉图》。(公有领域)
(接上文)
57、恭俭福之舆,傲侈祸之机。(《北史》)
【译文】恭敬节俭是承载福禄的车子,而骄纵奢侈则是祸患之机兆。
58、克俭节用,实弘道之源;崇侈恣情,乃败德之本。(《旧唐书》)
【译文】坚持俭朴,厉行节约,是弘扬正道的本源;崇尚奢侈,放纵情欲,是败坏德行的根本。
59、清者莅职之本,俭者持身之基。(《周书》)
【译文】公正廉洁是任职的根本,节俭是修身养性的基础。
60、清者则心平而意直,忠者惟正道而履之。(《三国志》)
【译文】清廉者心境平和而为人正直,忠贞者只走正道。
61、以天地长久,而人居其间,有白驹过隙之喻。(《三国志》)
【译文】由于天地长久,而人居于天地之间,因而有人生短促如白驹过隙的比喻。形容人生之短暂与天地之无穷。
62、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旧五代史》)
【译文】指时机难得,必须抓紧,不可错过。
63、见微而知清浊。(《史记》)
【译文】看到一些迹象就能知道事物的清白与污浊。
64、人心所归,惟道与义。(《晋书》)
【译文】人心所归向,惟在天理、道义。
(全文完)
──转自《明慧网》
责任编辑:王愉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