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节来了!一年三节里,我最喜欢中秋节,觉得各式各样的南北口味月饼,林林总总有甜的咸的、荤的素的,还有标榜少油少糖的养生月饼,真的要比端午节的棕子更有滋味;何况连蛋黄酥、芋头酥、凤梨酥、文旦柚子都来帮衬助兴,简直就是甜蜜不断的人间美味。
中秋节花好月圆、全家团圆。但是,气象局预报今年中秋赏月概率低,看不见月亮,恐怕还有一个“莫兰蒂”台风来搅局!这样看来中秋连假大概又要泡汤了。印象里,这几年的中秋节,好几回都遇上台风,不但无法在住家附近公园赏月,还得事先准备防台措施。家家户户和亲朋好友就只能将就在自家门口、院子围墙、店前路边、骑楼走道、或是社区公寓的中庭烤肉,这景象,几乎形成中秋节巧遇台风天的定格画面。
记得,我刚搬回眷村乡下创业的头一年,邀约台北友人全家带着孩子来我家烤肉;因为住在眷村尾端,屋子旁边有一块空旷的平地非常适合中秋烤肉。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 中秋节当天竟突然下起大雨,不能在屋外烤肉,只好移驾到屋里烤吧!
当年,父亲趁眷村改建的时候,另外加盖了一间像仓库般的空屋紧挨着住家,屋子里头没有任何隔间,只作了窗户和铁卷门。我们将铁卷门打开,地砖上先铺好了大片旧报纸,架好烤肉用具、食材、好几张小椅子,孩子们在屋里玩乐,大人就蹲坐着烤肉。屋里的烤肉香、伴着屋外的斜风细雨、和屋内细碎交谈的语音笑声,断断续续在空间中流转……自此之后,每逢秋节下雨或遇到台风,我的脑海就自动浮现这个遥远又清晰的景象。
更有趣的是,学生时代某年中秋,和同学结伴参加学姊举办的“外双溪别墅赏月”活动。原来,学姊的亲戚在外双溪有间别墅,一家人搬去台北住了,屋子空着没人住,我们可以在那边赏月和过夜,听起来真令我心动啊!没想到,我脑海幻想的别墅,和亲眼所见的真是天差地远,让人难以置信——“这?!…那里是别墅?!”根本就是一间空屋农舍!陈旧的红砖屋里简单的摆设,几张古早味的圆桌椅、和一个大大的木板床,床上只有一张薄被蕠、却没有棉被和枕头,屋里有山泉水却没有电,夜里摸黑只能点蜡烛和手电筒。更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厨房里没有瓦斯炉、只有一个大空灶,我们连烧开水煮泡面的机会都落空了!
我永远不会忘记这难忘的中秋夜!男生们来来回回的骑机车到山下去买水、吃食、照明用具,大伙儿苦中作乐度过中秋夜晚。夜里的外双溪非常湿冷,整夜听着滴滴答答的落雨声,女士们优先使用床具﹙因为床位不够、男士们只好不睡觉、整夜打桥牌和聊天﹚,但是没有棉被保暖,就算眼睛再困也无法合眼,大家整晚睡不好集体“失眠”!
好不容易捱到天亮,觉得自己两个黑眼圈已经像猫熊一样了。又困又倦的自己忘了是如何下山回台北的?一回宿舍赶紧用热水洗头洗澡,蒙头大睡的补眠啊!没想到,事情过去了40几年,我依然忘不了这独特的中秋雨夜。@
责任编辑: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