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绘生活(287)路边番薯香

作者﹕文、图/邱荣蓉

淡彩速写 / 烤番薯下午茶(图片来源:作者 邱荣蓉 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66
【字号】    
   标签: tags:

 

水性色铅笔 / 母女情深路边番薯香(图片来源:作者 邱荣蓉 提供)
水性色铅笔 / 母女情深路边番薯香(图片来源:作者 邱荣蓉 提供)

去年开始,喝下午茶时喜欢到巷口超商购买一颗烤番薯,搭配一杯不加糖的苦咖啡或是热红茶,让暖和的烤番薯在舌尖品尝出简单好滋味,轻松一苦一甜间,流晃出超乎想像的平衡口感。

超商还没有推出烤番薯前,我习惯上黄昏市场买;小贩烤番薯的工具是不锈钢圆桶,他将烤好的番薯50元一包用牛皮纸袋先装起来,放在另一个不锈钢圆桶的台面上保温,一袋里面有好几个,我经常买回家吃了一个,剩下的放冰箱,但几乎隔天都会忘记冰箱里还有没吃完的﹔其实冰冰的烤番薯也蛮好吃,但相较起来我还是喜爱热热的吃。

市场卖的烤番薯或许刚出炉的时间未久,总觉得番薯的表皮湿黏,吃起来也少了一股特有的炭烤香,直到超商出现烤番薯,我像发现新大陆似的马上爱上这一味。超商的烤番薯以重量计价,我会挑选如拳头大小的;一来是担心太大的番薯烤不透,二来是害怕番薯的热量高又容易放屁。所以我从不贪多求大,若没有刚好的大小,那就当机立断的挑2个小一点的买吧!

喜欢超商的烤番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一直放在热石头上保温的番薯,表皮的水分略少,吃起来却有炭烤的感觉,如此松香的番薯味才能够连结出儿时的美好记忆啊!

童年的烤番薯小贩总在人来人往的车站、热闹的十字路口、传统市场的巷弄、转角的人行道上神出鬼没的出现,但孩提时代的烤番薯味觉始终不变;现在烤番薯的小贩已不多见,偶而寒冬走在路上,突然一阵冷风夹杂了熟悉的香味,心想附近一定有人在卖烤番薯吧?果不其然看见路边的小贩,赶紧掏钱买了捧在手心,也顾不得烫口就一路即时享用︰尤其一拨开番薯皮就看到一丝白烟从黄澄澄的薯心里冒出来,迫不及待的含在口中,便能顿时齿颊留香,品尝着一种不期而遇的惊喜。

路边番薯香,让我想起一个至今都无法忘怀的故事来。几年前母亲节前夕,报纸上报导了一则感人的“母女烤番薯”短文。内容述说一位年轻的妈妈,原本在百货公司当柜姐,后因先生过世让人生改变,考虑一般工作的工时太长,会和年幼的女儿分隔两地,为了想多陪女儿,她实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梦想:参加政府机构辅导培训的创业方案——卖烤番薯。每天推着番薯车在路边营业,下午幼稚园专车会将女儿送到她的番薯摊来,乖巧懂事的小孩会帮妈妈招呼客人,也会经常躲在妈妈的怀抱里打起盹来,虽说心疼不舍,但孩子就是妈妈为生活打拼的动力啊!

于是我相信,每一个角落飘送的路边番薯香,必定都有一则不为人知、励志又感人的人间小品……或许,这些温醇的生活故事,正等着我去慢慢地发现啊!@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今年清明节,我们无法回去扫墓,但我忽然明白,清明的意义从来不只是一束花、一炷香。真正的祭奠,不只是铭记逝去的亲人,而是在心中点燃一盏不灭的灯;是不让那些遭迫害的生命被遗忘,让他们的信仰得以延续;是让活着的人依然怀揣希望,更是坚守他们未能走完的路,让正义与真相薪火相传。
  • 清明,把死去的和活着的人连在一起,阴郁而沉重,它让人的感情变得脆弱。对故者的缅怀,对生命的思索,在生与死的对话中禅透生之意义。心灵由阴郁而透明,进而变得轻松、愉悦。
  • 东方文化陀山鹦鹉的名言,应沿袭原话为好:尝侨居是山,不忍见耳!鹦鹉的境界亦于此,陀山曾经拥有,今生弥足珍惜!故乡常州为笔者曾居地,我将其揣入怀中,时时因故人的遭遇和幸福唏嘘雀跃。
  • 时下正当春天,虽然我生活的这片土地上花儿尚未绽放,树木也是萌芽状态,但鸟儿婉转的鸣叫,已唱出春天的喜悦。融入春天,自然,心中也有了春天的风景。
  • 余先生的一句话让笔者心有震悸,事关余先生老家安徽曾派一代表团赴普林斯顿,想说服先生回国看看,因他公开表示八九事件不平反就不回国。故乡来人劝道,回一趟便能解除乡愁。先生急了,怼出一句——我没有乡愁!
  • 漫步林间小道,穿过亭廊幽径,听着叮咚的山泉水,迎向轻柔抚面的风儿;但见鸟鸣山翠,花木蓬勃,白云绕山岗,飞絮舞流韵。
  • 是不是每一个生命,对春天都有一个约定?就像花和草,都在静静地等待。等待中,蓄积着力量,等待中,膨胀着希望,强大着信心?
  • 春风吹拂,大地正变得酥软,路边的柳树,也笼着莹莹的鹅黄。河冰化开一道一道冰痕,憋闷一冬天的河水,又欢唱起来了。我知道,人们的觉醒,同样会给人类的文明,带来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造物主以他神奇之手,正在绘出一个崭新的天地。
  • 置身其中,我欢心,流泪,在爱与光明中,在苦难与挣扎中,我们创造着繁荣和文明。在深沉与庄严的歌声中,我们明白了辗转轮回来到世间的意义。
  • 一个一个房间打扫,墙壁,天棚,各种物件儿,犄角旮旯也不落下,务必做到干净、整洁。儿子很是仔细,就连灯泡都拧下来,一个一个擦拭如新。包裹商品带回的邪党报纸,该烧的烧,该丢垃圾点的丢垃圾点,不能让它散发毒气。扫灰,也叫“除尘”,或“出陈”,走出旧的藩篱,除陈迎新,多好的寓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