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台湾探查队 西伯利亚苔原创多项纪录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大纪元2016年07月01日讯】(中央社新北市1日电)台湾西伯利亚探查队,在北极睡在永冻层的苔原上,低温中遭遇像强台的北极冰风暴。团队协力合作,顺利创下台湾团队在世界最北荒原,采集与调查生物,与拍摄生态的纪录。

鸟类专家丁宗苏,黑面琵鹭专家黄光瀛博士、纪录片导演张博钧、台湾生态工法基金会执行长廖仁慧、副执行长邱铭源,6月底,组成台湾西伯利亚探查队。

探查队从世界最冷城市雅库次克(Yakutsk),再往北飞3小时,降落乔库尔达(Chokurdakh)后,再搭汽艇沿河进入冻原无人区,采集标本、观察白鹤与鸟类生态、与拍摄纪录片。

探查队今天向中央社表示,植物标本组邱铭源与廖仁慧,协助特有生物中心及中央研究院,采集近30种极地苔原植物,与14种苔藓,并拍摄相关生态照片及影片。

另外,黄光瀛博士采集近20种昆虫标本,丁宗苏博士采集到万年前的猛玛象的3根象牙。两人统整计发现10种鸟类的繁殖巢位。包括西伯利亚白鹤、游隼、织女银鸥、极北柳莺等。同时,记录到40种以上的鸟种名录,邱铭源则采集到一付驯鹿头骨。

值得记录的是,张博钧是华人完整记录白鹤生活史的导演,也是第一位记录到白鹤繁殖影片的台湾导演。

张博钧表示,历经风暴与苦苦守候,终于拍到可爱的小白鹤诞生。

张博钧说,在极地生活,体力是一大考验,信念是支持的动力。可以顺利拍摄到白鹤孵化、破壳、诞生的过程,“俄罗斯科学家觉得我太幸运了。”

探查队昨天顺利从研究站搭乘汽艇,撤回到北极海边缘的乔库尔达,有如“回到人间”。邱铭源表示,这次探查队创下台湾在世界各地最北,植物采集与生物调查与拍摄的纪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