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平博88-凤凰娱乐-BET365 娱乐 城 shouye
现代散文

文苑逸事:点睛之笔

作者以幽默诙谐的夸张手法,塑造了令人难以想像的大鱼形象,表达了自己严肃的生活原则。(fotolia)

点睛之笔

晋安帝义熙年间,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城郊落成了一座金碧辉煌的瓦官寺。和尚向京城中的达富贵人、善男信女募捐。著名画家顾恺之在化缘簿上写了“认捐百万钱。”和尚以为他在吹牛,让他把数目涂掉。顾恺之说:“我向来言必信,行必果,不会少分文。你们在庙里替我找个住处,再替我找一块空墙壁,我要作画。”

顾恺之在壁前,忙了一个月,画成了一幅菩萨人物像,但其中的主像维摩诘像有眼无珠。顾恺之对和尚说:“这点睛之笔,我要等开庙门那天来作,到时请你们向那些看我作画的人募钱好了。”

开庙门那天,顾恺之在潮水一般人群的喝采声中,完成了那神来的点睛之笔。大饱眼福的人们纷纷捐赠,数目超过百万钱。

智救灾民

传说,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在做右军将军时,琅琊郡一带连年大旱,颗粒无收,穷人把草根树皮都吃光了,贪官豪绅们却见死不救。王羲之于是写了一道奏章,骑上快马,不分昼夜地直奔京城。皇帝接过奏章,不管上面什么内容,却全神贯注地欣赏起王羲之的书法来。特别是奏章的“放粮”二字,飘如浮云,矫若游龙。皇帝边看边称赞:“放粮——好,好,好!”话音刚落,只听王羲之在下面高声应道:“谢主隆恩!臣今日就去琅琊放粮。”等皇上明白过来,已是泼水难收了。只好将错就错,任王羲之为放粮的钦差。王羲之当天就打着“奉旨放粮”的大旗,急急赶回琅琊郡放粮了!@*

责任编辑: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