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认识中国的故事:我们

少年生命的追寻

作者:徐曼沅
2005年12月25日,台湾法轮功学员在台北市中正纪念堂广场前排组法轮图形(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494
【字号】    
   标签: tags: , , ,

这是我们,没有矫饰,发生在近代中国,善良,坚忍不拔的一群人,法轮功学员在洛杉矶的真实故事。

郑年(化名)来自河北的小农村,父亲是个典型的中国农民,担任村支部书记,生活勤俭,勤恳务农。1992年,郑年的父亲从城里拿回几本关于气功方面的杂志,从此改变了一家人。

上个世纪九○年代末,中国刚进行经济改革,西方各种新鲜事物传入,社会掀起一股对神秘、未知事物的探索热潮,如飞碟、百慕达三角洲、尼斯湖水怪等等,各种神奇故事和“气功”热、特异功能热在中国。

郑年懵懵懂懂的追求对宇宙、自然的好奇!随着年岁的增长,他的精神思想也产生了变化,郑年开始思考死亡、人类存在的意义。这些乍看之下是所谓“哲学”的命题,却在《转法轮》中找到答案;少年时代的追寻,都在书中找到了答案。

中学毕业时,郑年在和同学交换的本子上写下名人名言:“真、善、忍是衡量好坏人的唯一标准”(《转法轮》第一讲)。

年轻的学子对未来有许多积极、正面和美好的向往。但生活的考验,往往出现在前方。

1999年,中共开始制止全国人民修炼法轮大法,18岁的郑年和父兄一同前往北京上访,回想当时天真单纯的想法,郑年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议,那年是他考大学的暑假,老实的乡下人,一厢情愿的认为要说明真相,但没有办法见到最高层,所以就去了“天安门”。

到了北京,父子三人没见到领导,有没机会表露心迹,就被驱赶上车,父子仨被关到体育馆,这名外地青年至今也不知道自己关押在何处,也记不清,自己究竟被警察踢了几脚。

大学生活总是多姿多采的,但郑年却越来越觉得不对劲,共产党错误的宣导,让他的良心不安,或许是初生之犊不畏虎,郑年异想天开的想在思想政治课上和老师、同学分享自己学习法轮大法的体会。

可惜这个计划胎死腹中,一名女同学借阅了郑年的笔记后告诉班主任,此后郑年开始被约谈;负责看管郑年的同学去哪,郑年就必须跟到哪,他被剥夺了几周的受教权;复课后,郑年又写信给当地省长与总理,他再次停课,甚至派出所都介入审讯、做笔录。

历经多次教训,郑年放弃和官方讲真相的方式,他开始发真相资料,买了大量的软盘,别人是打游戏,但他却在网吧刻录光盘。然后广泛的发到各学校、政府单位、检察院。

2000年寒假,郑年被警察关押于云岗派出所,身上所有的东西都被没收。警察对他动粗,拳打脚踢、鼻血直流。中共警察用语言污辱、不让休息睡觉等方式逼问,最后被送丰台看守所,一待四十多天,审讯、殴打是晨昏必备的活动。牢头、狱霸喝醉酒胡乱打骂,三教九流混居杂处,生活要求是走路轻板、睡觉立板、白天坐板;伙食量少、质差,白菜游泳(汤)和窝窝头还会被苛扣。

不久后,郑年的兄长也被非法关押。就在他隔壁牢房,隔着一堵墙,兄弟俩却没有见面,只有放风时间,后门打开有个小院天井,两人能讲上半小时通话。出狱后回到校园,郑年失去了正常的人际交流,同班同学都没有人过问,仅是寒暄,无人涉及法轮功的问题。

郑年为了追寻精神的自由,辗转来到美国,在洛杉矶落脚,从新开启生命的新页。少年时光的追寻,让他明白生命最终的意义。犹如他在中学毕业纪念册上所写下的名人、名言:“真、善、忍是衡量好坏人的唯一标准”◇#

责任编辑:徐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这是我们,没有矫饰,发生在近代中国,善良,坚忍不拔的一群人,法轮功学员在洛杉矶的真实故事。
  • 王月总是微笑的说,每一份《大纪元时报》都传递中国真正的讯息,让中国人明白真相──这是无价。
  • 今年清明节,我们无法回去扫墓,但我忽然明白,清明的意义从来不只是一束花、一炷香。真正的祭奠,不只是铭记逝去的亲人,而是在心中点燃一盏不灭的灯;是不让那些遭迫害的生命被遗忘,让他们的信仰得以延续;是让活着的人依然怀揣希望,更是坚守他们未能走完的路,让正义与真相薪火相传。
  • 清明,把死去的和活着的人连在一起,阴郁而沉重,它让人的感情变得脆弱。对故者的缅怀,对生命的思索,在生与死的对话中禅透生之意义。心灵由阴郁而透明,进而变得轻松、愉悦。
  • 东方文化陀山鹦鹉的名言,应沿袭原话为好:尝侨居是山,不忍见耳!鹦鹉的境界亦于此,陀山曾经拥有,今生弥足珍惜!故乡常州为笔者曾居地,我将其揣入怀中,时时因故人的遭遇和幸福唏嘘雀跃。
  • 时下正当春天,虽然我生活的这片土地上花儿尚未绽放,树木也是萌芽状态,但鸟儿婉转的鸣叫,已唱出春天的喜悦。融入春天,自然,心中也有了春天的风景。
  • 余先生的一句话让笔者心有震悸,事关余先生老家安徽曾派一代表团赴普林斯顿,想说服先生回国看看,因他公开表示八九事件不平反就不回国。故乡来人劝道,回一趟便能解除乡愁。先生急了,怼出一句——我没有乡愁!
  • 漫步林间小道,穿过亭廊幽径,听着叮咚的山泉水,迎向轻柔抚面的风儿;但见鸟鸣山翠,花木蓬勃,白云绕山岗,飞絮舞流韵。
  • 是不是每一个生命,对春天都有一个约定?就像花和草,都在静静地等待。等待中,蓄积着力量,等待中,膨胀着希望,强大着信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