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实艺术在当代的勃兴与作品的升值态势

[英]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爵士(Sir Lawrence Alma-Tadema),《发现摩西》(The Finding of Moses),布面油画,1904年作,136.7×213.4cm,私人收藏。(Courtesy of ARC)
【大纪元2016年05月23日讯】(大纪元记者珞珈、张小清采访报导)近年来,古典写实与当代写实艺术正蔚然复兴,16年前创办于美国的“艺术复兴中心”(Art Renewal Center®,简称ARC),而今已成为集结全球艺术界同好的权威平台。近日,就写实艺术创作、教育以及很多读者关心的艺术品收藏投资的话题,该中心首席运营官卡拉‧莱桑德拉‧罗斯(Kara Lysandra Ross)接受了大纪元的书面采访。
大纪元:作为艺术复兴中心(Art Renewal Center)的首席运营官(COO),你的愿景如何?日常工作是什么?
罗斯:我的目标是将写实艺术(Realist Art)运动凝聚成全球性的力量。在视觉艺术领域,有很多组织在倡导写实,但是每个人都专注于做自己的项目。我想让艺术复兴中心(ARC)成为一个不仅是宣传和推广我们自己的作品、也可以协力宣传推广所有其它组织作品的地方,让世界看到当代写实艺术运动的声势已经多么浩大。
我的工作是与学校、展览馆、博物馆、杂志等许多非营利组织及艺术家个人联网,从而汇成全球性的运动。ARC也为写实艺术家举办年度国际沙龙比赛。去年共有1,000多位艺术家报名提交了2,500多件作品,其中75件作品先后在巴塞罗那的欧洲现代艺术博物馆(MEAM)和纽约的沙玛冠蒂美术俱乐部(Salmagundi Club)展出。筹办竞赛和展览需要花大量时间。
我们的姊妹组织“达‧芬奇计划”(The Da Vinci Initiative)──其工作重心是将写实艺术技巧带入中小学教室──正与ARC合作,创建ARC沙龙的高中生分部,也将举办写实艺术比赛。据我所知,这是第一个高中生的国际艺术比赛。
大纪元:您的家人一直在收集19世纪的古典艺术作品。为什么你们会专注于19世纪艺术而不是其它时期的艺术呢?
罗斯:我的父亲弗雷德里克‧罗斯(Frederick Ross)第一次发现19世纪的画作是在1977年,当时那幅画只售四五千美元,今天则已增值到100万。虽然那时他没有多少钱,第一次参加19世纪艺术拍卖会时,就花去了净资产的10%。这一时期艺术吸引他的就在于内在价值。在拍卖会上,看到一件件杰作几乎卖不出什么价钱,他不明白艺术世界发生了什么,让技巧这样高超、题材这样多元的美丽画作卖价这样低。但他知道这些画的质量摆在那里,一定是很好的投资,事实证明也是如此。现在他也收藏当代写实艺术家的作品,我们近50%的藏品都是在世艺术家的画作。
大纪元:为什么你觉得升值的会是古典艺术作品,而不是现代艺术作品?
罗斯:澄清一下,进入21世纪,“现代作品”和“现代派(或现代主义)作品”必须要分开。现代派作品,或者说创作于20世纪50至70年代的作品,已经不再是现代或当代的作品。仍在沿用那一时期流行艺术理念和手法的艺术家们,实际是“复古”的,在我看来也是过时的。
随着21世纪写实艺术运动的推进,我们必须承认这场运动从其题材、视角来看都是当代的和现代的,即使所运用的艺术技巧本质上是古典的。
我认为写实艺术作品──最顶级的19世纪作品和后当代作品都会升值,原因在于其技巧和表现力目前都被低估了。进行视觉传达毕竟是视觉艺术的主要功能。
写实作品使用的是一种通用语言──每个人可以观赏和理解的视觉语言。一幅抗议战争的画作、描绘悲恸家庭或是美丽春日的画作可以获得每位观众的理解,不需要用言词向他们说明所观看的内容。
现代派艺术需要借助阐释和炒作来实现其价值和意义。现代派作品往往是观念艺术,仅依赖于某种通常是很花哨的概念,经过画廊老板和艺评家的鼓吹,获得比作品实际创造的更多的意义。这种艺术不需什么真正的技巧,也缺乏内在价值。现代派艺术大腕们的作品也已经升值到很少有人能问津的程度。
比起一掷几千万买艺术品的人来说,能花数万美元买画的人要多得多。总体来看,19世纪和后当代写实艺术还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大纪元:你能不能给我们举几个19世纪艺术作品近几年升值的例子?
罗斯:当然可以。威廉‧布格罗(William Bouguereau,注1)的 《早餐》(Le Déjeuner Du Matin)在纽约苏富比2003 年10月28日的拍卖中拍出948,800美元,在2008年4月18日的纽约苏富比拍卖中又拍出2,057,000美元。
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爵士(Sir Lawrence Alma-Tadema,注2)的 《发现摩西》(The Finding of Moses)在1995年5月25日纽约佳士得拍卖中拍出2,752,500美元,在2010年11月4日纽约苏富比拍卖中转手以35,922,500美元成交。
约翰‧威廉‧高沃德(John William Godward,注3)的《穿黄色长裙的少女》(Girl in Yellow Drapery) 2007年12月6日经海瑞得(Heritage Auction)拍卖拍出233,025美元,2008年10月23日在纽约苏富比再度上拍,以362,500美元落槌。
注3:约翰‧威廉‧高沃德(1861—1922),英国拉斐尔前派与新古典主义画家。
最近创下纪录的是爱德华‧伯恩—琼斯(Edward Burne-Jones,注4)的《废墟间的爱》(Love Among the Ruins),这幅画在伦敦佳士得2015年7月拍卖会上拍出2,200多万美元。伯恩—琼斯售价第二高的画作仅卖到200多万美元,是2005年成交的。
大纪元:在投资价值之外,你是否认为艺术收藏也是一种文化传承?
罗斯:绝对是这样。专业艺术家创造艺术,不仅因为他们喜欢创作、有话要说,也是因为他们需要以此为生。艺术家依赖收藏家以支持他们继续创作。自有职业艺术家以来就是如此,在古罗马时代也是一样。如果人们不收藏艺术,艺术家就无力去创造。收藏家让艺术家能做他们所做的事,如果没有人买他们的作品,我们的博物馆和文化遗产机构就没有什么可保存的。即使是收藏已故画家的画作也有助于文化保护。口味在变,时代在变。
很长一段时期内,博物馆都在抛售19世纪的绘画作品,因为在现代主义的高峰期,它们受到了极大的诋毁。现在博物馆则正把这些画买回来,也把它们从库房里搬出来展览。如果博物馆抛售的时候收藏家们都不买(有时只卖几百美元),这些画的归宿很可能就是垃圾箱。
上面提到的拍出3,500多万美元的阿尔玛—塔德玛的《发现摩西》,在20世纪中叶一度卖给了一位只想要外框的藏家。这位买家拿走了框子,把画丢在画廊外的垃圾箱旁,后来被画廊老板看到,给捡了回去。
大纪元:对于刚刚踏入收藏界、缺乏艺术史专业背景的入门者,你有什么建议?
罗斯:买你喜爱的作品。即使最终没升值,至少你还保有自己珍爱的东西,并且很有可能你钟情的作品他人也会青睐。如果升值了,那么你就是一举两得。这不像股票和债券,后者不会让你真正享受到花钱买艺术放在家里的乐趣。当然,如果你收藏艺术真的是想要投资升值,还有其它一些因素要考虑。

卡拉‧莱桑德拉‧罗斯(Kara Lysandra Ross)现任艺术复兴中心(Art Renewal Center,简称ARC)的首席运营官,兼“达‧芬奇计划”(The Da Vinci Initiative)首席执行官——该计划致力于在美国公立和私立中小学推广写实艺术教育。卡拉早年毕业于德鲁大学艺术史系,曾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实习,作为19世纪欧洲绘画领域的专家,现定期为英文大纪元的艺术专栏撰稿,同时也是《美术鉴赏》(Fine Art Connoisseur)杂志的特约撰稿人。
作为著名收藏家、艺术史学者、教育家、ARC创始人兼主席弗雷德里克‧罗斯(Federic Ross)之女,卡拉也助力父亲编辑了《威廉‧布格罗作品全集》(Catalogue Raisonné on William Bouguereau),并为第二版撰写了第28章。她参与策划组织了2014年写实艺术大会(TRAC)的未来具象艺术版块,也担任了2014/2015年度ARC国际沙龙现场展的策展人和主要组织者。此外,她也被公认为研究埃德蒙‧布莱尔‧莱顿(Edmund Blair Leighton)的权威专家,眼下正在编撰莱顿作品全集。电邮:[email protected]
责任编辑:方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