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逸事:不远百里 改诗求精

作者:郑重

(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唐朝才子任蕃,游浙江天台山中子峰时,在寺壁上题了一首诗:

绝顶新秋生夜凉,
鹤翻松露滴衣裳。
前峰月映一江水,
僧在翠微平竹房。

当他离去已久,在道路上突然想到:“一江水”改为“半江水”更好。一是描写景色较切,因为江边有高峰耸立,月色只能照到半江,而不是一江;二是“半江”则显出半是清辉,半是幽暗。明暗相映,更富有诗意。但此刻,他已离游处百余里。为使诗句更佳,他又不顾百里之遥,返回改诗。谁知等他返回后一看,有人已将诗句改为“半江水”了。真是英雄所见略同,也说明这一字之改,是非常必要的了。

后人称道任蕃这种严谨精神,又在任蕃题诗处,更题一诗,称“任蕃题后无人继,寂寞空山二百年。”

而任蕃留给后人的,自然不仅是诗句,还有那呕心沥血、刻意精求的精神。@*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唐万阳唤醒他,出一上联让他对:“眼皮坠地,难观孔子之书。”徐广文对道:“呵欠连天,要做周公之梦。”对句工巧,两人哈哈大笑,就这样驱走了睡意,他们又继续伏案攻读。
  •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 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 袁崇焕,明末大臣,屡有军功,为人磊落方正。他撰此联用以自警。
  • 还有人也以嵌名的形式撰写一联:“史笔留芳,虽未成功终可法;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承畴)。”
  • 杨士奇为明建文时人,曾任礼部侍郎、大学士等官。其子横行乡里,杨士奇得知其罪行,写此联加以告诫,然其子不知改悔,终于伏法。
  • “任铁任金”是喻砚之质地坚硬而耐磨,然而,定有可穿,是说韧劲的可贵、努力不懈是导向成功之路。
  • 李调元回说:要刻一枚水晶石私章,故意说自己姓张。老板笑道:“敝店有个规矩,凡姓张的客人来刻章,就要对上一对。”说罢吟道:“弓长张,立早章,张公章子张用章。”
  • 徐广义近望微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当即吟道:“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上联)”李调元遥见远峰白雪而答:“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下联)”
  • 乾隆再将其下联仔细吟哦思忖,觉得不仅对得工整,而且内涵深正有理,于是怒意顿消,连连点头,接受教益。
  • 有个大盐商,听说郑板桥的字画名声很大,堂屋里要是挂上一副郑板桥的亲笔对联,他也就能挤进“雅士”的行列了。于是,便向板桥求字。郑板桥开口要一千两银子。
  • 晓岚对出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杜甫在〈曲江〉诗中说:“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人以“古稀”代称七十岁。下联所言,正好也是一百四十一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