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秋瑾女士写了一首〈满江红〉词云: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注释】
秋瑾(1875—1907年):字璇卿,别号竞雄,又号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近代著名民主主义女革命家、文学家。一九0七年因同徐锡麟发动起义事泄失败被捕,壮烈牺牲。
小住:是说在京住下时间不长。京华:指北京。篱下黄花:篱笆下的菊花。秋容如拭(读式):指秋季天空晴朗。拭:擦去尘垢。四面歌残终破楚:楚霸王项羽被刘邦军围于垓下,四面楚歌,最后在乌江自刎。这里是借以比喻庚子年(1900)八国联军攻破北京的清朝廷。
八年:秋瑾从1893年随丈夫富绅子弟王廷钧,旅居北京,至1900年庚子之乱,正好是八个年头。风味徒思浙:空想故乡浙江的风味。侬:我。蛾眉:此处代指女人。未屑 :不重视。这句意思说:老天将我强派作女人,受到轻视,心中实在不快。
不得:不能够。列:行列。烈:炽热刚烈。算:料想。肝胆:真诚的心。因人常热: 为别人而屡热。俗子:世俗之人。这句说:凡夫俗子谁能了解我的胸怀。磨折:磨炼受挫折。
莽:广大。红尘:尘世。觅:寻找。知音:知己。青衫湿:泪湿青衫。青衫:青色官服,唐朝官职低的人的穿的衣服。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简析】
古人说:“诗言志”,这首词就是秋瑾的言志之作。她把自我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抒发自己的理想,极富感染力。词的上片写京城的自然环境和政治环境,抒发自己是一个不被重视的女子的愤然不平。下片以激昂的语调,慷慨的激情,表露自己的理想。作为封建社会的女子,她准备像男子一样做一番事业。但现实的罗网又不易冲破,因而流露出悲哀的感情。“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是她的豪言壮语,是秋瑾革命志向的表白。“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日人 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作者终于在1904年秋,冲决网罗,与夫家决裂,独自一人,东渡日本,后来成了杰出的女革命家。@*#
责任编辑: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