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虎大不幸 谈说故事
文章是大千世界的文字投影,是人探索生命的眼睛,乘着阅读翱翔就能优游广阔的天空。
我自小是一个粗枝大叶的人,国小时写字常常漏笔画,遭到老师指正,做事马虎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母亲常常告诫我:“小马虎、大不幸。”也经常提起以 前外祖母告诉她的故事。日本时代,我们家在山上曾经有大片的麻竹林。每年笋子的盛产季节,全家都会到山上笋寮住,将竹笋收割、煮熟、发酵、曝晒制成笋干后 变卖。
笋寮附近有一家人在烧制石灰,他们将石灰岩用火焚烧后,变成石灰粉出售。有一次,在完成石灰烧制工作几天后,那户人家的儿子以为石灰窑已经完全冷 却,就跳到石灰堆上玩耍。谁知道,烧过的石灰十分松软,他瞬间跌落窑坑全身烫伤。“小马虎、大不幸啊!”母亲语重心长的说。但是,年纪尚小的我并未发觉这 是自己的缺点,所以不以为意。
父亲对我的个性也常常摇头叹息。他常告诫我:“做事要谨慎,要三思而后行。”他也常提起自己在云南吃过桥米线的经历。他说,过桥米线是云南省著名小 吃,米线汤上除了鸡油,还配上辣椒油、芝麻油,一层厚厚的油封住了热腾腾的汤。外地人看到汤面没有冒烟以为一点也不烫,大口喝下后虽然立刻吐出来,却烫伤 了嘴巴。“任何小事都要谨慎啊!”父亲忧心的说。当时的我仍然认为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所以依然故我。
等到我上高中时,读到国文课本中方孝孺的《指喻》一文,开始思考轻忽大意的问题。文中举了郑仲辨拇指长疹的故事。一天,他左手拇指长疹,可是他并不 担心。三天后却痛得像针刺一样,后来他害怕得求医诊治。医生说,这病症状在指头却会危害性命。发病时一天就可治好;三天后要十多天才能治好;如今非得三个 月无法治愈了。文中方孝孺说“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小小的疏忽都会成为遗憾。这时,我开始思考自己的个性,但没有认真的想改变。
直到我阅读了李洪志先生著作《精进要旨》〈圣者〉一文中的“怀大志而拘小节”后,我开始认真的改变自己这种个性。探索自己改变自己是人生的重要课题。在我改 变轻忽大意个性的过程中,阅读和听故事都很重要。在阅读时,文章要传达的道理就是主旨,有些主旨在题目、文章中的经典佳句或是第一段、最后一段中。而有些 文章并没有明确写出主旨,那就要读者自己从文章中推论。
故事同样蕴含主旨与道理。在为孩子说故事时,营造故事的戏剧张力、讨论和明白阐述都可以让孩子知道故事的道理。所以说故事时必须掌握说的节奏,有时 候停顿可以让孩子有时间思考故事。而对故事的讨论,例如,主角如何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时,主角的感觉、情绪、想法等问题也可以让孩子了解事的道理。
说故事是孩子学习阅读的准备,更是让自我探索更加理性的重要方法。如果能多给孩子说故事,孩子将会有更多的资源去理解在事物中蕴含的道理。◇
责任编辑: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