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开原始梅峰的面纱
1.
入冬的第一个夜晚,在海拔2100公尺的梅峰看星星,解说员悄悄告诉我们:“这里曾经在2005年下了一场三月雪,不只梅峰,连附近的清境和雾社都下了雪。”
躺在台湾大学实验农场教学中心前的“伴月坡”上,仰望广阔无比的星空,在宁静的夜色里与星星相望。寒风中,解说员说着星星的传说,从牛郎织女到西方的国王公主,美丽哀怨的故事带着我们走进无垠的银河苍穹。
梅峰处合欢山西南棱,南投县仁爱乡境内。区内植相复杂多变,以落叶果树、高山蔬菜、温带花卉等园艺作物为主,栽植数百种各式温带性植物。是一个被遗忘的高山秘境。
2
我们走过白杨步道尽头一棵高大的银杏树,站上了观景平台。眼前是雄伟的奇莱连峰,主峰、北峰与南峰罗列眼前。从北峰往左看,是合欢主峰跟东峰,越过奇莱南峰后面那条棱线,就属于能高山的范围了。
左边最近的那条棱线,拥有丰富的植物面向,也是梅峰所辖的三角峰。从“绿篱迷宫”方向望去,可以看见秀丽的雪山山脉。身处梅峰花草树木中,远处群山飘渺,遥望连绵山脉,更觉人类的渺小。
收回视线时,发现那棵银杏树干挂着的木牌,居然写着:“您知道梅峰哪一年下过雪吗?”
3.
“迷宫在哪里?”就在大水塔下面。
在苔藓植物室旁,以梅峰原生的“小实女贞”种植了一片广阔的绿篱迷宫,植株枝叶美观,花朵芳香,除了防风外,成了另一种景观。
从绿篱迷宫往草原走去,远远可以看见几排整齐直挺的白杨,枯枝伸向天空,萧瑟凄美的感觉袭卷而来。走近一看,枝丛里还挂着几片绿叶,是冬风刻意留下的。
一边是广阔的大草原,田亩阡陌铺着大地,栽植了各种农作物,一辆耕耘机正顺着白杨树那一端缓缓开来。这边,一畦高瘦的大麦枝梗在空中任风摇曳。站在山顶的草原上,感觉置身大地的生机中。
梅峰位于山凹处,凹处缺口东边是花莲、台东,平静无风。一旦来自东边的台风发威,作物则首当其冲。而柔软的白杨枝条破风效果佳,正是防风林的天兵天将。每年台风从花莲南边登陆,会带来强劲的东风,数排相互交错的白杨除了挡风,也成了梅峰富有诗意的景观。
这时,解说员脸上也铺上了梅峰特有的冬季黄色的阳光:“为了抵挡东风,我们通常将东西向的枝条去掉,留下南北的枝条,经过多年修剪,白杨步道变得整齐漂亮。”
4.
沿着梅峰山顶,我们走过一段步道,来到猕猴桃园时,突然感觉安静了下来,往低矮的树上看,头顶上出现一个个黑绿的果实,在风中稳然不动,原来猕猴桃们井然有序的挂在树上。
解说员望着果实说:“猕猴桃就是奇异果,在秋冬时节开始渐渐落叶,十二月时我们会采收台湾改良过的品种。”她转身指着不远处山坡上的一棵大树说:“后面那棵叶子比较圆、比较大,那是野外原生种奇异果,要在九月采收,让它的果实在枝上自然成熟,整颗熟透了,吃起来会比较甜。”
我们弯着腰,抬头仰望黑黑绿绿的果实,从果棚下钻出来时,满身的湿气里还带着果味,却赫然看见,草地上已稳然坐着三位石雕猕猴,一个用手摀着耳朵,一个掩着眼睛,另一个的猴掌盖满了嘴巴,或许正偷吃着猕猴桃呢,都一起望着我们。
5.
第二天,晨曦里的黑水塘还没苏醒,我们提着竹篮子走出教学中心,准备去采苹果。下了几个山坡,沿路多是柳杉林,再转过几圈山路,在鸟儿聒噪声中,看到一棵高大的柏树,旁边竹篱围起来的就是苹果园了。
“苹果原生欧洲、中亚细亚交界及喜玛拉雅山山麓,是人类栽植最早的果树之一,可能在我们祖先还是猴子的时候就有苹果了。”解说员说。
绿叶枝干间藏着绿的、红的,也有熟透了的苹果,果园里万头钻动,几只手指在茂密的枝叶间犹疑着,拿不定主意,让红绿苹果仍然悬挂空中。
“成熟的苹果红滟滟、圆滚滚的,体型比例也很美,还带有香味,是美丽的果实,可以现采现吃啊。”
提着盛满苹果的篮子回来时,教学中心前面的黑水塘已经映上了一线阳光。
6.
来到行政中心门口,阶梯两旁含苞待放的矮桃,目前只能看见繁茂的绿叶,解说员告诉我们,明年三月再来梅峰,那或深或浅的桃红将覆满枝条,昻然的宣告春天的来临。
“寒冬时,植物会休眠,很多树会睡觉,冬天阳光没那么多,叶子就不须要留那么多,果叶会全部掉光。休息一下,好好的度过这个冬天,隔年春天再长出新芽,开始新的一年。”
这时,行政中心右侧的唐梅已冒出点点粉红,帮白藓斑驳的枝干添上古意,空气里也弥漫着一股冬日的馨香,“其实,每棵树都有不同的丰姿、个性和存在的意义。”
只是梅峰,今年冬天怎么还不下雪?
──〈走访台湾大学山地实验农场 掀开原始梅峰的面纱〉《新纪元周刊》(第459期2015/12/17)◇#
责任编辑: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