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定胜天的真实寓意

作者:李晓
font print 人气: 2862
【字号】    
   标签: tags:

今天的人讲人定胜天,古人也讲人定胜天,含义却大不相同,甚至是相悖的。古人的人定胜天是什么意思呢?《三言两拍》中“裴晋公义还原配”讲述了一个小故事,诠释了人定胜天的真实涵义。

天意难违 邓通之死

当初,汉文帝时期,有个宠臣叫邓通。出则随皇帝一起,甚至睡觉也同皇帝旁边,恩幸无比。

当时有个相士叫许负,给邓通相面,有纵理纹入口,说“此人必当穷饿而死。”文帝听之,大怒说:“富贵我说了算!谁人穷得邓通?”于是将蜀道铜山赐给邓通,使得自铸钱。当时,邓氏之钱,布满天下,其富敌国。

一日,文帝偶然生下个毒疮,脓血进流,疼痛难忍。邓痛跪而吸之,文帝觉得爽快。便问道:“天下至爱者,何人?”邓通答道:“莫如父子。”恰好皇太子入宫问疾,文帝也教他吸那毒疮。太子推辞说:“臣方食鲜鱼,恐不宣近圣。”太子出宫去了。文帝叹道:“至爱莫如父子,尚且不肯为我吸疮;邓通爱我胜如吾子。”于是更加恩宠。

皇太子闻知此语,深恨邓通吸疮之事。后来文帝死了,太子即位,是为景帝。遂治邓通之罪,说他吸疮献媚,坏乱钱法。籍其家产,闭于空室之中,绝其饮食,邓通果然饿死。

所谓面相不如心相。假如上等贵相之人,也有做下亏心事,损了阴德,反不得好结果。又有犯着恶相的,却因心地端正,肯积阴功,反祸为福。此是人定胜天,非相法之不灵也。

改命回天 裴度富贵

唐朝有个裴度,少年时,贫落未遇。有人相他纵理入口,也当饿死。后游香山寺中,在井亭栏杆上拾得一条宝带。裴度心想:“此乃他人遗失之物,我岂可损人利己,坏了心术?”于是坐而守之。

少顷司,只见有个妇人啼哭而来,说道:“老父陷狱,借得一条宝带,要去赎罪。偶到寺中洗手烧香,遗失在此。如有人拾取,可怜见还,全了老父之命。”

裴度马上将宝带交给妇人,妇人拜谢而去。他日,又遇了那相士。相士大惊道:“你的骨法全改,不是以前的饿死之相,得是不是积了阴德?”裴度说没有。

相士云:“你再想一想,一定有救人的大德。”裴度于是说出还带一节。相士说:“此乃大阴功,他日富贵两全,那是一定的。”后来裴度果然进身及第,位至宰相,寿登耄耋。

其实两个故事,可以说他们的命运,在“天”的安排来讲都是一样的,因为裴度得一念之善,成功改命;邓通却按照命运走到了生命的终点。这就是“人定胜天”的真意,提高心性,行善积德,而非什么手法。

原文:当初,汉文帝朝中,有个宠臣,叫做邓通。出则随辇,寝则同榻,恩幸无比。其时有神相许负,相那邓通之面,有纵理纹入口,“必当穷饿而死。”文帝闻之,怒曰:“富贵由我!谁人穷得邓通?”遂将蜀道铜山赐之,使得自铸钱。当时,邓氏之钱,布满天下,其富敌国。

一日,文帝偶然生下个痈疽,脓血进流,疼痛难忍。邓痛跪而吭之,文帝觉得爽快。便问道:“天下至爱者,何人?”邓通答道:“莫如父子。”恰好皇太子入宫问疾,文帝也教他吭那痈疽。太了推辞道:“臣方食鲜脍,恐不宣近圣。”太子出宫去了。文帝叹道:“至爱莫如父子,尚且不肯为我吭疽;邓通爱我胜如吾子。”由是恩宠惧加。皇太子闻知此语,深恨邓通吭疽之事。

后来文帝驾崩,太子即位,是为景帝。遂治邓通之罪,说他吭疽献媚,坏乱钱法。籍其家产,闭于空室之中,绝其饮食,邓通果然饿死。

如今说唐朝有个裴度,少年时,贫落未遇。有人相他纵理入口,法当饿死。后游香山寺中,于井亭栏杆上拾得一条宝带。裴度自思:“此乃他人遗失之物,我岂可损人利己,坏了心术?”乃坐而守之。

少顷司,只见有个妇人啼哭而来,说道:“老父陷狱,借得一条宝带,要去赎罪。偶到寺中盥手烧香,遗失在此。如有人拾取,可怜见还,全了老父之命。”裴度将一条宝带,即时交付与妇人,妇人拜谢而去。他日,又遇了那相士。相士大惊道:“足下骨法全改,非复向曰饿革之相,得非有阴德乎?”裴度辞以没有。相士云:“足下试自思之,必有拯溺救焚之事。”裴度乃言还带一节。相士云:“此乃大阴功,他日富贵两全,可预贸也。”后来裴度果然进身及第,位至宰相,寿登耄耋。正是:面相不如心准,为人须是缺阴功。假饶方寸难移相,饿革焉能享万钟?(出自《三言两拍》)@#

责任编辑:洪伟成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过了一顿饭左右的时间,那表章又掉到地上,有红笔在表章末尾写上......
  • (shown)一天夜静之时,道童在庙内走路,看见两个鬼吏正在手持账簿核算账目......
  • (shown)就在他的侄孙要去任职的前一天,郑浣将这个侄孙找来在家里一起吃饭。吃的饭有蒸饼......
  • (shown)不一会儿,楼上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狂风挟雷鸣袭了过来......
  • 清朝江苏溧阳县县衙中,有一名掌管刑事诉讼的书吏,姓焦。他为人正直,常常为众人排忧解难,因此为乡人所尊敬。他邻居家的儿子,年龄不到十八岁,但却好勇斗狠,焦某少不得为他调解事端,是故邻家子对他十分感激。
  • 有一种美德叫拾金不昧,从古至今,拾金不昧者皆有福报,或是发家,或是后世子孙发达,或是高中,或是疾病去除。不信,看看清朝梁恭辰所着的《劝戒录》中记述的几个故事。
  • 更多证据显现,灵魂真的存在,拥有多世记忆!前世残酷折磨囚犯,泰国医院院长怎样才能还清罪业?《未解之谜》
  • 害了人命,自然是要偿还的,自古都是如此,即便阳间法律无法审判,上天也绝不饶过,无论时间长短。有的是当世遭索命,有的是隔世被索命,以下三个发生在清朝的神异故事就在告诉世人:无论何时害了人命都难逃报应的。
  • 古今中外,在剧火的大灾难发生时,谁能让“神出手”得到奇迹福祐呢? 本文这些真人实事给了我们参考的好指引! 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善有善报,可能是事后报,也可能是立即就报!报应不爽呀!
  • 清朝撰写《劝戒录》的梁恭辰的父亲曾担任江苏布政使,与苏州江铁君是以诗文相交的朋友。江铁君曾出家为僧,后又还俗,回归儒学,不过他应该还是相信因果报应的。他曾讲了这样几件离奇之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