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6年12月31日讯】46岁冲压模具工程师张宪良在一场工安意外失去右下臂,但他未对人生灰心,还学习绘图软体设计义肢,和伙伴陈俊志一同催生“TGH 台湾神手”开源义肢,盼造福更多相同遭遇的人。
这样乐观的生命故事发生在文化古都台南。张宪良原本应该和许多青壮年男性一样,在职场上累积相当历练,并一步步往更高、更好的职位迈进。然而2013年9月29日,一场工安意外却让他的生活转了一个大弯。
“失去右臂的那一天,算是我第二个生日”,张宪良接受中央社访问时表示,意外发生后,自己面临右下臂截肢,更在术后离开工作多年的职场。担心影响家人心情,他告诉自己,不能因此丧志。
在接受职训课程培训后,由于有工业绘图的底子,张宪良很快就学会绘图软体,鉴于自行购买的义肢功能不完全符合需求,有了“自己的手自己做”的想法,透过绘图软体设计义肢的手掌,再用3D印表机印制。
只不过,空有义肢的外壳,还需仰赖相关机电整合才能运作,张宪良为此上网求援,顺利找到陈俊志协助完成。两人共同研发的“神手”至今迈入第4代,重量也仅剩450克,且灵活度也越来越高。
张宪良回忆,自己也曾买两组义肢替换,一组日常生活中使用,另一组则是钓鱼专用,而单一组义肢就要价新台币9万元,更高档的,可能要价30、40万元不等,开发“台湾神手”希望能将价格压低至3万元以下。
采访过程中,张宪良不断展示“神手”可以完成的各项动作,记者要拍照时,请他比Yeah,他还问俏皮询问“是要装可爱的,还是正常版的”,接着扳动大拇指,再透过其余4指的变化,成功摆出yeah的姿势。
张宪良介绍,“神手”可以做出至少7个动作,包括握、拿、敲、抓等,此外还可以配合拍照需要做出Yeah与赞的手势。“神手”更顺利拿下劳动部劳动力发展署所举办的百万创客擂台竞赛首奖。
有了奖项的肯定后,两人决定分3阶段开始对外推广“开源义肢”。陈俊志表示,首先就是在全台各地巡回,说明“开源义肢”的理念,接着成立社团法人,以便之后举办活动,最后则是建立开源义肢认证制度。
至于合作方式,陈俊志指出,简单来说就是藉由开放程式原始码,让“神手”的需求者也加入研发,依个别需求,在制作“神手”前一起讨论3至6个月,如此一来才能开发出最符合使用者需求的义肢。
陈俊志解释,“开源义肢”不是商品,他们也没有多余的人力去进行后续的维修、服务,才会希望透过共同创作的方式,让“神手”的使用者都有能力维修,每一个使用者都是种子。
目前已有10多名截肢患者寻求协助,尝试“自己的手自己做”。陈俊志观察,台湾的自造者社会运动已渐渐成形,期盼开源义肢的成功经验,能够补足中低价位的义肢市场缺口,并让“开源自造”的种子遍及台湾。(转自中央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