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6年12月31日讯】(大纪元记者于佩纽约报导)赵先生回到家已经晚上八点半。他的太太是做24小时的护理工作,已经连续几天没有回来,家里只有冷盘冷饭。疲惫的他提不起劲来做饭,只好把冰箱里几天前的剩饭拿出来吃了。自从圣诞假期开始后,他一直都是过着这样的生活。

赵先生在华人快递公司工作,负责把货物送到肯尼迪机场。最近几天,往国内寄东西的人特别多,所以必须工作到很晚。平时都要到10点多才能到家的赵先生,八点半回家算是早的了。
不过,他内心还挺享受这种繁忙,“老外最轻松的时候,是我们华人最忙的时候。他们都放假关门了,那很多赚钱机会不就留给我们华人了嘛。所以都不舍得休息啊,就指望这段时间多赚点。”
他的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华人的生活态度。纽约华人都在努力拚搏,有的甚至在“拚命”,特别是福州人。
夫妻俩“拚命” 累坏身体
郑先生夫妇偷渡来美已经十几年,每天都在“拚命”讨生活,以至于留下了一身的伤痛。
郑先生到纽约后在中餐馆做炒锅,一直做了十年。但是现在他已经什么都做不了了。“我当时每天都在厨房里站着炒菜,像个机器人一样。饭点过了,我还要帮着卸货,准备下一餐,没有一刻休息的时候。就这样做了十年,结果腰和肘关节都不行了。”
痛得无法忍受的郑先生只好辞掉工作,回家治疗休养。但是身体损伤得太过严重,已经无法治愈,只能定期做物理治疗缓解。郑太太叹口气说:“他到现在还是经常这疼那疼,不能再做餐馆了,但其它工作又不会,只能在家里照顾孩子,到现在已经六年了。”
身材瘦小的郑太太只好一人撑起养家的重担。过去几年中,她做过美甲、餐厅打包等。超负荷的体力劳动让她时常生病,最后只好改成一周工作三四天。
福州圈“过劳死”频发
郑太太认为,纽约的大部分福州人都在过着类似的生活。“我们偷渡过来,英语不会、教育水平不高,为了生存只能去做餐馆这种很累的活。”而且又因为经济拮据,所以有病一般也不去看,像他们这样只是身体有病痛的还算好的,有的人就直接“过劳死”了。
“我的一个很亲近的老乡,在福州是同一个村子的,三个月前累死了。”她遗憾地说,“他今年才三十多,是肝出了毛病。很快啊,之前还好好的,一点事也没有,结果一发病五天就没了。他的两个女儿都才几岁,就这么把她们撇下了。”
郑太太回忆说,这个老乡原来是做电召车的,后来生意不好就改行做餐馆,而且他刚刚才把店面买下来。“他什么都自己干,连装修都是自己动手,整天在那盯着。其实如果他当时能停下来休息两个星期,或许就缓过来了,因为年轻嘛。把自己逼得太狠,结果出事了。”
郑太太的老乡会还为那位老乡捐款,每人都捐了几百美元给他的老婆孩子。看着微信群里一串串的捐款信息,她叹息说,“捐再多的钱,人也回不来了。”但这并不是她接触过的第一个“过劳死”案例。“我之前听说有一个人,在餐馆做炒锅,结果炒着炒着,就倒在地上死了。”
“光我一个人,这么小的圈子,就听说了两个。那纽约这么多华人呢?想想真是心惊!”郑太太认为,如果只是为了生活,还远不止于到累死的地步。“过劳死”频传的原因,除了生存,还有面子。
都是“面子”惹的祸
在福州,“偷渡”一词已经被附上了太多的附加价值,比如:光宗耀祖。福州人里还有句戏言叫“一人偷渡,全家光荣。”
每家偷渡的一般都是最优秀的孩子,身上寄托着全家人的希望。他们出来后一定要混得好,要往国内寄钱,给家里盖好房子。总之,就是要让福州的亲人觉得有面子。如果混得穷困潦倒,那简直没有脸回去,亲人也要被街坊邻居嘲笑。
陈先生在美国闯荡了二十多年,现在是布碌崙八大道“小尾羊”火锅店的经理。他对这一点感触很深。他觉得,“福州人真是死要面子,全中国也找不出第二个了。”
“到什么程度呢?在福州乡下有很多两层小楼,新盖的,外表看着非常气派有钱。那你肯定觉得里面也一定很好吧。错了,里面什么都没有,空的。”因为他们把所有的钱都拿去装修外面。等到要买家具、装修室内的时候,没钱了。但是他们还是乐此不疲。
陈先生解释道,因为不想让邻居把自己比下去。就是你有钱,我要比你更有钱。“不知情况的福州乡亲一看这个房子,就会说,人家的孩子偷渡到美国,混得真好。”折腾来折腾去就为这一句话,听到了,觉得有面子了,就觉得什么都值了。“你说我们福州人傻不傻?‘打肿脸充胖子’,唉!”
他已经做到经理,也算事业有成。但是这二十多年的辛苦又有谁能体会呢?“要是只有我一个人,我才不管这么多了,钱够花就行了,别人怎么看我有什么关系?”
其实大部分福州人,特别是年轻人也都很不喜欢这样。但是为了要照顾国内亲人的面子,没有办法。大家只好这样“拚命”地活着。◇
责任编辑:艾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