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朕天下 娱乐

长篇小说:锦瑟(13)

作者:宋唯唯
font print 人气: 530
【字号】    
   标签: tags: , ,

朱锦去北京念书,是二十岁的那一年夏天。

飞往北京的机票、下榻的公寓地址、房门钥匙,都是雷灏用邮件快递给她的。他没有来机场接机,只在邮件里通知她:为她找好的那所学校,校方的录取通知书,已经寄到,在公寓楼门的信箱里,到达后记得用钥匙开信箱取出——莫失莫忘。他甚至周全地画了一幅地图,告诉她公寓楼附近的风味餐馆、小书店、健身房的位置,不远处有几处商城可供购物,不至于路远走丢了回家的路。

他规划得如此详尽,却独独在朱锦到达的那日,疏远到不曾去机场接机。任由她一个人,提着两只箱子,在机场独自打车,去往她将生活的那条街,公寓楼所在的社区。

是8月,北方明亮而干燥的阳光落在她脸上。机场高速路的两旁,生长着绿油油的白桦树,那种硬质的北方的树木,树叶在风里翻出声响来。远远的前方有密集的楼宇,城市的紫陌红尘升腾。她开始觉出这城市的辽阔、自己心头的热切。

居住的公寓楼毗临中关村林立的高楼上的一处高档公寓。布置风格是男子钟意的冷色调,厅堂铺褐色檀香木地板,家具亦一律深褐色桃心木,书房和卧房铺青色地毯,青铜顶灯,青铜落地灯柱。平台上有一个玻璃花房,空荡荡的,布满了阳光,照耀着到处浮灰。书房落地窗前设置着一排健身器材,房间两面整壁的书,四书五经、史书、英文原版的经济学、商业管理案例、电脑程序编程等专业书籍,五花八门,无所不有,都是男人读的书。朱锦看了一眼,很是敬而远之。

多年来她的生活,在一个闹哄哄的客堂上,拥来挤去,没个散去的时候。而今,陡然地静下来,无论白天黑夜,她任意推开一扇门,倒在席梦思上,迅即间便入了梦乡,从天明睡到窗外暮色四合,又或者天黑就睡,一觉睡到天明。在梦里,她听见高楼上的风从四开的窗子外涌了进来,风的质感干燥而光滑。有时候她蓦地睁开眼睛,醒过来时,房间里暮色冥冥,她静静地躺着,脑海里一片空白。然而,念头一转,心里就会冒出雷灏的脸来。就会油然地,微笑起来,心里软软的、温温的,很满⋯⋯她一直没有见到他,甚至,他只是,一个陌生人?

然而,她心里又极感念雷灏的没出现,没有先入为主地成为她在北京生活的第一主角。对于这个执意出现在她生命里的陌生人,朱锦心里很警觉。是在完全的推拒姿态里,她服从着雷灏对她的安排:自剧团辞职,去北京念书,念一个学位,学一门安身立命的学问。在出发前往北京的日子里,她一直认真地频频如此发问,房租多少钱?学费多少钱?如此便捷让我入学一定是你打点了的罢——这些钱我都要给你的,朱锦正色地对雷灏说:“我不是没有钱的。”

“我晓得你很有钱。许多事不是花钱就打点得过的,譬如念书,要你将来用功才拿得到学位的。”雷灏好笑:“现在还在筹谋之中,八字且没一撇呢。等你将来住下了,上学了,安稳了,一并清算好不好?我会找你付房租,按市场价来收租金。我的房子租金不会便宜的。”

“当然按市场价,我不要你的人情的!”朱锦凛然地如是说,说着说着却气呼呼的了。她毫不避讳地谈钱,气势汹汹地,若是如今贪了小便宜,默认了雷灏做的这些,她就是把自己作践了。

她心里精打细算着成本,越打算越觉得自己有理由。她不会为了这么点好处,就装聋作哑把自己搭进去的。@#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李婧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朱锦是裁缝店家的女儿。小时候的记忆里,家中就只得她和母亲。和镇老街上,她的家是狭窄的一座小楼,窄窄的一扇院门,推开来,庭院里似乎仅仅种得下一棵树,浓密的树荫,遮蔽着敝旧碎裂的黑屋瓦,墙头趴着的南瓜藤垂下青叶来,抓住打个秋千,就荡得上屋顶。窗棂和树之间,绷直了一根晾衣绳,晾晒着寡素的日子。门檐下码着煤球、木柴爿,几口圆肚大陶罐存储着酱腌陈菜。风吹着树叶,终年地飘满庭院,朱锦娘用一只小板凳搁在洗衣盆前洗衣裳,朱锦趴在一只高脚凳前写作业,在紧闭的院门背后,孤寡妇孺,相依为命。
  • 又有做媒不成的姚大娘,本是好意,为了说合姻缘,特意拿了一块上好的绸缎衣料,上裁缝店做了一件过冬的棉袄,说合不成,姚大娘气了一个月,待天冷时,棉袄送到她手上,她专门花了一下午,前来挑刺、寻不是。
  • 还有母女在床头睡下时,朱锦摸着母亲的脚,一个一个揉过她的脚趾;给她打散开的头发编辫子,试戴她的耳环、手镯,几样简单的银饰,带给小姑娘丰足的快乐。母女絮叨着夜话。“你小时候是怎样的?长得像不像我?”朱锦这样问。
  • 十四岁时,朱锦念完初中,稀里糊涂地,被一所戏曲艺术学校下了通知书,录取了。她并没有学艺的念头,却是被来挑人的老师一眼相中的,那瘦瘦的一根小人,双瞳如水,鼻梁笔挺,眉宇间有股清刚之气,宽肩细腰,长身玉立,落在懂梨园行的人眼里,天生的一个生角儿!
  • 朱锦还迷上了看戏。那些,悠长,缠绵,婉转千百回依然迤逦缠绵的唱腔,慢悠悠的前朝的时光,杨柳枝映着白粉墙,远远的一影青山,桃花渡口,湖水蓝的垂幔布景,锣鼓铿锵,丝竹管弦,行头华丽。
  • 她学的是生角,生腔讲究字正腔圆,讲究真声假声。唱念做打,她全然是个门外汉。教习她的专业老师,其中一个便是当初把她招来这个学校的人。
  • 朱锦回宿舍见到现场,倒也不觉得生气,不知为什么,她竟然还是觉得好笑,笑完了,还是深深的乏味、无聊。放眼望去,什么都是无趣的、浅薄的,这些嘤嘤嗡嗡、挤眉弄眼的人群。
  • 然而,她到底在这个戏曲学校呆了下去,这冷面冷心的少女,已然是那个城市的名人了。她总是登台演出,人们总是有机会看见她。
  • 那段日子,那个男孩总是在正午寂静无人的操场上看见她,只有炙热的雾濛濛的阳光和绿树,草地是廛白的,旷野似的操场上,她独自一人静静地挂在吊环上,长长的身体悬空,头颈向地,黑发披落,悬空静止地挂在那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