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时期,王之涣、王昌龄、高适都是著名的边塞诗人,三人互相倾慕,时相往来。
开元年间的某一天,天上正下着小雪,王之涣、高适,与王昌龄相约聚会,三人风尘仆仆地来到一家酒店,正喝着小酒;不一会儿,忽然有梨园的十多名伶官登上楼来举行宴会,三位诗人便避到了旁边,找个有火炉的角落,一边烤火、一边看热闹。
没多久,四位非常美丽的歌妓陆续上楼来了,酒席间乐声响起,演唱的全是当时最流行的诗歌。
三个诗人看得热闹,就私下打了个赌:“我们三人哪,各自都有名声,总是分不清谁比较好些,现在我们就偷偷地观察一下这些歌妓所演唱的诗歌,如果谁的诗被演唱的最多,那就是最杰出的诗人了!”

不久,一位歌妓打着节拍开始唱了,正是王昌龄的诗〈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举起手来在墙壁上画了一条线,说:“哦,一首绝句了。”
又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位歌妓展开歌喉:“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正是高适的诗:〈哭单父梁九少府〉,于是高适也学王昌龄在墙壁上画了一条线。
接着第三位歌妓也开口了,竟然又是王昌龄的创作,王昌龄十分高兴,在墙壁上又画了一条线。
王之涣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了,他想,自己已经成名那么久,怎么可能输给另外两位诗人呢?于是他举起手来,指向歌妓当中最漂亮的那一位,说:
“刚才几个唱歌的全都是三流的乐工呀,唱的也是一些下里巴人的词罢了,待会儿这位歌妓开始演唱时,如果唱的不是我的诗,我这一辈子都不敢跟你们相比了!但如果她唱的是我的诗,你们就要在这里跟我下拜,拜我为师呀!”
很快的,这位梳着双鬟的美丽歌妓开始演唱了:“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唱的正是王之涣的作品〈凉州词〉,王之涣得意极了,笑着对另外两位诗人说:“怎么样,乡下人!我可不是吹牛的吧!”三人哈哈大笑。

歌妓们不知道旁边的客人为什么大笑,便过来询问。王昌龄告诉了他们打赌的事,乐工们才知道三位大诗人就在身旁呢!赶快邀请过来一块儿喝酒。于是诗人和乐工们坐在一起共同欢歌畅饮,直喝了一整天才尽兴而归。
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古代酒肆多挂着酒旗,故称旗亭)。
这个故事不仅显现出唐朝诗人与乐工们的好交情,更证实了唐诗是可以歌唱的,而且还有正式的丝竹音乐伴奏,不是随口歌吟而已!
可惜唐诗曲谱今已不传,只留下了一段诗人与乐工们的唱酬佳话。@

选自《独钓寒江雪──经典名作中的秘密》/文津出版
大纪元读者购书优惠 https://goo.gl/27qA1k
责任编辑: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