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辉煌神传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真人盖世张三丰

【千古英雄人物】张三丰(13) 辟邪扶正

千古英雄人物张三丰(大纪元制图)

font print 人气: 3204
【字号】    
   标签: tags: , , ,

六、鹤至贵州

贵州中部的平越福泉山,历史悠久,汉武帝平且兰国,封夜郎侯为夜郎王于此。张三丰曾流连此山,“崇山处处有仙乡”。万历年间出版的《张仙遗事》载有众多的诗赋和仙踪道迹。福泉山因山上的一眼泉水而得名,传说“福泉”井水不够居民饮用,张三丰背叠翠峰的一座山去贵定换回一口吊井置于福泉山上。

“朝别昆明下夜郎,崇山处处有仙乡。鱼年共赛神鸡碧,鸟道高飞我鹤黄。细径遥盘关索岭,诸峰宛抱武侯冈。由来木密多幽地,笑杀南人住此方。”(《夜郎》)

《平越府志》载,张三丰福泉山修真处,“前为高真观,后为礼斗亭,亭前有浴仙池,夏不溢,冬不涸,可以疗病。”相传这浴仙池是张仙人穿草鞋一脚踏出来的。

《张仙遗事》载,张三丰在高真观后结芦修炼,张三丰留有《平越福泉山礼斗吟》:“此山云水尽澄清,夜夜焚香表恪诚。首载莲花朝北斗,星君为我着长生。”

张三丰留下颇多神迹,如福泉附近武胜关,有个倒马坡,石壁如屏风,百丈绝壁悬崖上有张三丰遗影岩,“首戴华阳冠,侧身杖策而行,分明可见”,旁有“神留宇宙”四个大字。后当地人称福泉古文化为三丰文化,称福泉为神话世界。

七、辟邪扶正

到元明之时,因道德下滑,史上再次出现小道、方士及妖憎,滥儒充斥朝野的现象,极大地干扰了人的正信,张三丰每次遇到,常施术戏弄惩罚。

有个道士名叫邓常恩,侥幸做到太常卿这一高官,他为人极为阴险狠毒,以至害人致死。谁知那人阴魂不散,化为厉鬼,常在邓府作怪。邓做道士时,就听说太行山西有位马仙翁,能用神箭射鬼,人们去求他,没有不灵验的,于是派徒弟陈歪儿去求马仙翁的箭术。

陈歪儿奉命上路,行至中途,碰见个道人,神态轩昂,手执长弓,腰插七箭(长弓寓“张”,七箭,寓“三丰”二字笔划七划),自称能射鬼,百发百中。陈对他半信半疑,因是同路,且跟着同行。晚上,在一座破庙中过夜。林深月黑,竹林古木中传来啾啾鬼叫,陈歪儿十分惊怕。道人却说:“不用怕,你正好可以看我的神箭。”便在窗隙中一箭射出去,只听到那鬼哀号着逃去,陈大为钦服。次日早晨,叩头恳请道人传他法术。道人十分慷慨,立即传给他神箭之术。

陈歪儿回来见师父,谎说:“马仙翁已经寻找不到了。托师父的福,路上遇见神仙传了箭术。”常恩听后大喜。这天夜里月色朦朦,府中花园鬼声又起,急忙让陈显一显他的神技。常恩自己则转过回廊,在对面楼上监视。陈戒备不懈,忽然见一鬼飞入对面楼上,陈便挽起强弓,一箭射去。箭声响处,只听一声大叫,有东西应弦而倒。点起烛火一看,却是邓常恩。回头再找陈歪儿,早已逃之夭夭。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年中,很多方士骗皇帝,被皇帝封为真人。一僧名札巴,紧步其后,获宠于皇帝,得赐号大智慧佛,于是出入乘高车,显赫权贵,招摇过街。一天札巴回到赐院,突然看见一个衣衫褴褛的道人在墙璧上题诗嘲笑戏弄,款落为坤断补(坤卦断而言补者,为丰字)题。札巴见之大怒,命士兵抓捕道人,忽然风沙骤起,道人不见踪影。于是人人皆知此为真仙三丰所为。

然而,如遇真修的僧道,张三丰则赞誉馈赠。张三丰在夔府(今重庆奉节)开元寺遇到广海和尚,盘桓七日,甚为投机,临别时留诗云:“深入浮屠断世情,奢摩他行恰相应。天花隐隐呈微瑞,风叶琅琅咏大乘。室密昼闲云作盖,庭空夜静月为灯。定中万象无何有,到此谁能见老僧?”并为广海留下草鞋一双、沉香少许而去。后来广海将张三丰留下的草鞋、沉香献给永乐皇帝,得到永乐皇帝赏赐的玉环千佛袈裟。(见《峨眉山志》)

《张三丰全集》搜集了这类故事。张三丰戏弄方士妖憎,挽回道德宗风,坊间传得有声有色。

五千年辉煌神传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研究组

点阅【千古英雄人物之张三丰】系列文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按计划治理徐州一带,包括徐州、扬州和豫州的一部分。徐州东起大海,南至淮河北岸,北到泰山。河流有黄河、淮河及沂水;山系有蒙山、羽山。向东治理泗水、沂蒙水,向南治理淮水,从桐柏山开始疏导淮河,向东和泗水、沂水会合,东流入大海。沂蒙山、羽山可以种植了。
  • 帝舜归天后,服丧三年完毕,禹为了把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躲避到阳城。但天下诸侯都不去朝拜商均而来朝拜禹。禹继天子之位,国号夏。
  • 封禅是古代帝王祭告天地的一种仪式。《史记‧封禅书》《论衡》和《韩诗外传》等典籍均记载了自炎帝以来七十二王封泰山的事实,伏羲、神农、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周成王等, 都曾到泰山封禅。史载黄帝曾至泰山封禅。在大战蚩尤于涿鹿之前,黄帝也是选在泰山脚下,大聚众神。《史记‧封禅书》说,“每世之隆,则封禅答焉,及衰而息”。帝王当政期间要功勋卓著,使得天下太平、民生安康才可封禅、向天报功。
  • 后世很多人一提及秦始皇,便想到“焚书坑儒”,并将其当作秦始皇残暴,毁坏历史、文化之所谓依据,不知真正准确史实。为正视听,还原历史真貌,本节将细述“焚书坑儒”史实、原委及意义。
  • 在中国历史上,同一时期诞生两位神级名将是极其难得的,秦末却出现这一盛况:一个是千古无二的霸王,一个是用兵如神的兵仙。战场上双方主帅一出场,不等交锋,胜负即已决对出来,那就是谁的能量层次更高。对于韩信,他战胜楚霸王证明了自己的天才智慧能力以及历史地位,成为后世兵家称道的兵仙;对于项羽,即使最终败北,输在韩信手下,也不算辱没堂堂霸王之威名。
  • 韩信打下汉室天下,享受战果却诡计多端厚颜无耻的刘邦,将叱咤风云功高盖世的一代战神蒙上“谋反”的罪名冤死在长乐宫中,留下一段千古遗恨。
  • 曹操外定武功,内修文学,统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横槊赋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曹操诗篇亦多散佚,仅存乐府诗十八篇,共二十六首。李白对建安文学、尤其对曹操诗作可谓充分明了,以“蓬莱文章建安骨”来评价之。所谓“蓬莱文章”指其富含仙道内涵,是为建安文学风骨。
  • 魏武大帝曹操瑞应黄星,真人下世,拨乱治世,天下莫敌。曹操造就中国文学史上黄金时代之建安文学,使中国神传文化在长期战乱、社会残破背景下得以承传兴盛。其武学巨著及用兵计谋为后世历代兵家推崇传扬,故后人称“言兵无若孙武,用兵无若韩信、曹公”。曹操杜绝官民淫祀,铲除低灵乱鬼,扶持道教初生,致魏国上下习道成风,举国清平。
  • 大唐乃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风云激荡、意气勃发的时代。太宗不光将中原皇朝建成当时世界上最强盛国度,也念念不忘周边国家、民族,因为他们也都是上古圣王后裔;及各个前皇朝在中原结缘、演绎完毕离开中土之众生、民族。
  • 作为中国神传文化鼎盛期的唐代,其繁荣文化就世界而言,可称得上无与伦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