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不会无视好人蒙冤

作者︰陆文
font print 人气: 1178
【字号】    
   标签: tags: , , ,

宋高宗绍兴十九年(公元1149年)八月间,发生了一件神佑好人、雷击恶徒的奇异事。

大庾县衙门里一个官吏名字叫黄节,他的妻子人称李四娘。李四娘行为不端,与别人勾搭成奸。一天,她趁丈夫外出办事不在家时,带着年刚三岁的儿子与奸夫一起逃走。途中小孩啼哭不止,她怕破坏与奸夫逃跑的计划,就狠心的把儿子丢弃在路边的草丛内,与奸夫逃走了。

有个名叫李三人的人,他路过草丛时,见到有个小孩在地上打滚,哭嚎不止,心中十分不忍就大声呼叫:“谁家的孩子丢失了?快来把孩子抱走啊!”李三等了很长时间,无人来领孩子。他就把孩子抱回了家,一家人都很高兴。就这样,把孩子养了起来。

黄节在外地办完公事,回家后,找不到老婆和儿子,十分惊慌,便四处查访寻找。找了许多时日。这天,他突然发现李三正与自己的小儿在一起玩耍做游戏,便立即抓捕了李三送到大庾县衙。

县衙负责断案的人,对李三严刑拷打、逼供。李三惨苦无奈,只好依从他们的诱供认“罪”道:“是因为我没有儿子,所以杀死了黄节的妻子,将她的尸体沉到江里,再把他们的儿子偷回家中。现在我被捕了,心甘情愿的认罪伏法。”

县令审视断案文书即毕,准备呈文郡守,建议将李三斩首。

李三戴着刑具站在大庾县衙厅堂下,刚刚听完县令的宣判,忽然,阴云突来,雷电交加!轰然一响,李三的刑具自然脱落,他当时脑子一片茫然。堂上的县令吓得魂飞魄散,过了好一会儿,才清醒过来。

县令看到旁边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已经被雷击死了;他露出的脊背上有朱笔字写着“神不会无视好人蒙冤”的字样。另外有十多个参与此案的吏员,他们头上的帽子或裹巾都失去了。

县令又问李三:“你刚才看见了什么?”李三说:“我当时脑子一片茫然,只看见长官您坐在帐子里,闭着眼睛。”

县令明白了,李三此案是受到冤枉了,自己是失于明察。他当即宣布:“李三无罪,立刻释放。”

(事据宋人洪迈《夷坚志》)#

——转载自正见网

责任编辑:吴雨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清代,山东福山县人安某,确有速行奇技,他一天可走五百余里,人们称他为“安飞星”。他也沾沾自喜傲视于人,甚至还常常仗技欺人....
  • 这正应验了老百姓常说的话:是你的东西丢不了,不是你的别争,争也争不来。老天有眼.....
  • 瑶姬是西天王母的小女儿,住在天上的瑶池宫里,专司教导仙童玉女之职.......
  • 幽默风趣今人爱,古人也爱。以下是近两千年前的笑话,出于邯郸淳(约132—221,东汉末到三国时代)编辑的《笑林》。古人的笑谈说了些什么?晶莹闪亮的光彩是什么呢?
  • 这是儒家心性修炼之关键处。某种角度讲,这也是孔门教人勇敢的地方——直面人生。不管人生道路是通途还是布满荆棘,都在其中成就自己。
  • 齐国有个姓国的人,因“盗”发家致富,宋国有个穷人向氏跟国氏请教秘诀,却因“盗”而遭殃入狱。他们两人的“盗”术为何有这般天壤之别呢?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推出“赏赐有礼—清代文献中的天子礼物”特展,展期至至6月8日。
  • 一个“志于仁”的人,不可能有意去做坏事。当然,他在修养仁德的过程中,也可能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犯过错误,做过错事,但他心里是明白的,是愿意改正的,最终会做一个好人的。宋儒说,“苟志于仁,未必无过举也,然而为恶则无矣。”
  • 苏东坡(清玉 绘图/大纪元)
    从宋朝到明清,清明和寒食常常合为一谈,代代欢歌与悲语的记忆在此时空延展,生死交织的特殊时空在此时交叙。苏东坡(苏轼)有言:“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虚掷,四时之变,无如此节者”。东坡的跌宕人生烙在寒食、清明节中的有哪些令他难忘的生命脚印呢?让我们从他的诗集中寻去。
  • 清明节和寒食节这两个节日在古代经常被放在一起讨论,也一起过,那它们的共通点和区别都有哪些呢?还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两个节日的起源是什么,除了扫墓之外还有什么别的习俗,那今天咱们就把这些问题一次都弄明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