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蛟惩贪商

作者︰古朴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196
【字号】    
   标签: tags:

王植,新赣人。有一天,他和朋友朱寿坐着船过襄江,当时已近傍晚,发现有两个人从岸上下来,这两人都穿青色衣服、手持芦杖。

他们问王植:“你们从哪来?”王植说:“我们是从新赣来的。”那两人说:“看样子你们俩都是书生,念什么书呢?”王植和朱寿说:“我们读的是《诗》和《礼》。”

那两人笑着说:“孔子说,他不说神怪;又说敬鬼神而远之,为什么呢?”

朱寿说:“孔子是圣人,他不说神怪是恐怕神怪扰惑了典教;他又说敬鬼神而远之是为了警戒伦理纲常。他的本意在于教导人们奉行宗亲之孝。”

那两人说:“好!”又说:“你信吗?”回答说:“是的。”那两人说:“我们其实不是鬼神也不是人类,今天偶然和你们交谈,是上天让我们这样做的。”

他们又对王植说:“明天有两个人来,一个叫李环,一个叫戴政,都是做买卖的,以获利剥削万民,贪得无厌,上天讨厌他们,想要在三天之内惩办他们的罪行,你们不要在这停船了。千万记住!”

说完两个人没入江中,朱寿、王植深感惊异,不知道这是什么鬼怪。到了天亮,王植对朱寿说:“有这种不吉祥的事,咱们还是早点把船开得远远的吧!”就把船撑到上游五百多步的地方。

拴住船以后,就有十几条大船从上流而来,果然停在王植和朱寿原先停船的地方。王植说:“现在就可以去详细问问,一定要知道他们的姓名。”于是朱寿就过去打听。果然是两个商人,他们的姓名就叫李环、戴政。

朱寿心里吃惊地说:“这事肯定了!”于是他对王植说:“阴间也厌恶不善的人,今天我才相信了!”王植说:“所谓‘幽明’,就是因为幽中有神而神自明,为什么不信呢?”当时是晋恭帝元熙元年七月。

八日到十日,果然有一场大风暴雨,两个商人同时溺水而死。王植刚听到那两个人说的时候,私下告诉了一些人。等出事时,来看的一共有好几百人。其中有一个叫耿谭的,已经七十岁,平素熟知本地的事情。

他对王植说:“这里边有两条很像青蛇的蛟,都一丈多长,常常出现在水波中,也时常变化成人游览洲渚,但是也不怎么伤害人。你看到的那两个穿青衣的人,恐怕就是这两条蛟有灵,奉上帝的命令而做的。”@*

资料来源:《九江记》

责任编辑:王书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代有个叫张文僖的人,他年轻时有一次北上参加科举考试,遇到一位头戴青巾、衣着朴素的道士一同搭船。船上的人都怠慢道士也看不起他。张文僖对他却非常敬重很有礼貌。
  • 当一个人愿意把自己仅有的一点财富布施出去,这种不求回报的布施是非常高尚、纯净的布施…
  • 良心一听娘说是天鲤神鱼,也害怕起来。他背着天鲤神鱼到镇上.....
  • 李三戴着刑具站在大庾县衙厅堂下,刚刚听完县令的宣判,忽然,阴云突来,雷电交加!轰然一响,李三的刑具自然脱落.....
  • 西南昌地方,有一个姓裘的秀才,夏日炎热,他到土地庙内乘凉。秀才见庙中寂静无人,就把衣服脱得精光....
  • 齐国有个姓国的人,因“盗”发家致富,宋国有个穷人向氏跟国氏请教秘诀,却因“盗”而遭殃入狱。他们两人的“盗”术为何有这般天壤之别呢?
  • 一个“志于仁”的人,不可能有意去做坏事。当然,他在修养仁德的过程中,也可能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犯过错误,做过错事,但他心里是明白的,是愿意改正的,最终会做一个好人的。宋儒说,“苟志于仁,未必无过举也,然而为恶则无矣。”
  • 苏东坡(清玉 绘图/大纪元)
    从宋朝到明清,清明和寒食常常合为一谈,代代欢歌与悲语的记忆在此时空延展,生死交织的特殊时空在此时交叙。苏东坡(苏轼)有言:“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虚掷,四时之变,无如此节者”。东坡的跌宕人生烙在寒食、清明节中的有哪些令他难忘的生命脚印呢?让我们从他的诗集中寻去。
  • 清明节和寒食节这两个节日在古代经常被放在一起讨论,也一起过,那它们的共通点和区别都有哪些呢?还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两个节日的起源是什么,除了扫墓之外还有什么别的习俗,那今天咱们就把这些问题一次都弄明白。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代高鼎《村居》)微风和纸鸢是春日里的绝配,它有唤起人们儿时记忆的特殊能力。可您知道吗,风筝其实已经有二千四百年的历史了,它一开始可不是供人消遣的玩具。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风筝的历史。
评论